-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言无忌”引出家教误区
“童言无忌”引出家教误区
近日收到某儿童读物样刊,闲来翻阅,其中有来源于生活的“童言无忌”的笑话栏目。一一读来,妙趣横生,引人发笑。待到掩卷后细细思量,却发现这生活中的“原版笑话”颇显当今不少家教误区――
童言无忌故事一:真吃
外甥陈规已经4岁了,在姐姐、姐夫的教育下,一直都以懂礼貌、尊敬长辈而招人喜爱。我这当姨的也没少给他讲孔融让梨一类的美德故事。
那天我去姐姐家,陈规见到我,高兴得不得了,让我给他讲故事听,还热情地将他的玩具拿出来让我和他玩。到了吃饭的时候,陈规和往常一样,夹了一块他最爱吃的虾仁儿,先问他爸爸吃不吃,再问妈妈吃不吃,姐姐、姐夫都摇头表示不吃,小家伙又让我吃,我每次都和他父母一样,会摇头说:“陈规你吃吧,看陈规多懂事。”再夸奖他几句。可那天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顺着他递过来的筷子,看着虾仁,我竟毫不犹豫地给吃了。
这下可热闹了,只见陈规先是一愣,然后放下筷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嘴里还嘟囔着:“你还真吃呀!”惹得我们是哭笑不得。
家教误区:盲目“超前”
很明显,本案例中的陈规是让“超前教育”给误导了。很多父母很早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了“早期艺术教育”,进行了“专业定向培养”。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违背了幼儿正常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是对幼儿采取的强制式的、生吞活剥的、单一的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这是对孩子的智力、体力的一种掠夺式的开发。超前教育的危害在于打乱了孩子身心成长的秩序,进行超前教育,眼前可能看到一些成果(如学会了礼貌――“让梨”),但从长远看是有害的(遭遇“真吃”就接受不了)。很显然,过于一帆风顺的生活让孩子产生了“作秀”之嫌,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他只不过走走过场而已,因为他知道家长总会让着自己的,从而产生误导。当然,如果父母能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给孩子的超前教育制造些麻烦,试试他的应变能力,则有助于他心智的成长。
人才的成长是长跑,不是短跑,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位教育家说得好:“早熟的果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童言无忌故事二:哭笑不得
儿子喜欢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去。昨天,他想带一个有时钟的计算器,我没同意,他就哭。我对他说:“哭吧,我就喜欢你哭。”
晚上回家以后,他又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哭了起来。我了解情况之后告诉他:“不管什么原因,男孩子都不应该哭,而且我也不喜欢你哭。”儿子连忙说我说话不算数。我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他说:“妈妈,你早上不是还说喜欢我哭的吗?”听了这话,我笑了起来。儿子又说我没有礼貌,不应该在别人哭的时候笑,而且不是一般的没礼貌,是很没礼貌。于是,我又不敢笑。
家教误区:教育无定性
父母为什么会“哭笑不得”?其根源在于父母随自己的意志说话,前后言语产生矛盾,让教育陷入某种意气用事的无定性。人才的成长是各种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够长足发展。如果家长说话无定性,孩子必然也会性格乖戾多变,沾染上说话不算数、不遵守诺言等让人不信任或讨厌的坏毛病。可见,对于性格、心理、心智等各方面尚未定型的孩子,家庭教育应遵循一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求和批评教育要一致。不要妈妈说可以,爸爸却极力反对,让孩子陷于不知所措的困境之中。
童言无忌故事三:互相帮助
小侄女菲菲4岁,机灵调皮。周末回家,我一进门,菲菲就丢下玩具跑过来抱住我说:“叔叔,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我看了看客厅里满地的玩具,笑着晃晃手里的袋子说:“这里有牛肉干、开心果,全是你爱吃的,不过你得先把地上的玩具收起来。”
菲菲看看我手里的袋子,又看一眼地上的玩具,笑着哀求我说:“叔叔,你帮我收起来吧。”我一板脸说:“那怎么行,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菲菲又拉拉我说:“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嘛。”“怎么个互相帮助?”我疑惑地问道,“我帮你收拾玩具,你准备帮我干什么呀?”
“我,我……”菲菲想了一会儿,然后兴奋地说道:“我帮你吃你最不喜欢吃的牛肉干,好不好?”
家教误区:身教重于言教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互相帮助”如果说是好事,这是大幸。然而,这种“投机取巧”式的互帮说明孩子在平常的接受教育中出现了过于模式化的倾向――家庭教育偏离了自己本来的职能,好像成了父母的影子,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而让孩子说话做事与家长在某些方面的察言观色如影随形,从而形成了小小年纪就会“投机取巧”的弊病。如果父母在劳动、孝敬老人、文明礼貌和交往能力等方面有不妥之处,孩子则视父母的言行为榜样而效仿,这样就阻碍了他们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家长们不能忽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
童言无忌故事四:儿子挣钱
儿子从姥姥家回来,一进门就兴奋地大喊:“妈妈,我也要挣钱!”原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体育学复习资料与题库.pdf VIP
-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专家讲座.pptx VIP
- 最新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设计部和业务部内审检查记录(带记录).pdf VIP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劳动》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式教程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陈承欢单元1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综述.ppt VIP
- 2025年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VIP
- 商业运营管理培训.pptx VIP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2025年培训PP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