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仫佬族传统婚俗中若干问题研究
仫佬族传统婚俗中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婚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对仫佬族传统婚俗中人生观、宗族观、神灵观等若干问题的讨论,揭示仫佬族“人、宗族、神灵”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仫佬族;婚俗;人生观;宗族观;神灵观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2
婚姻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组成家庭,构成社会的重要基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发展,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婚礼习俗。这些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婚俗,不仅是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更是民族文化的直观体现。本文选取仫佬族传统婚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反映的仫佬族人生观、宗族观以及神灵观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原有的仫佬族婚俗研究中,前人学者多从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对仫佬族婚俗进行通识性的介绍,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前辈们对婚俗中关涉的文化问题还是缺乏学理上的关怀,这给笔者提供了学术增长的空间。其次,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人们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主流文化之外的他者文化中,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笔者选择婚俗问题作为本文的切入点,能对仫佬族文化进行一个整体上的关照。同时,笔者也希望能从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对这一民族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质以及万物有灵的信仰观念进行重新梳理,用以回应前人对相关问题所做出的学术贡献。
一、仫佬族传统婚俗中的仪式过程
在中国的南疆生活着一群自称为mu55lam13的人,意思是“一个讲lam13(伶)这种话的人”。 壮族称他们为“布谨”,汉族称他们为“姆佬”或“母佬”。1956年民族识别后,将这一群体认定为仫佬族。仫佬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婚俗习惯,其中主要包括:说亲、合命、相亲、看屋、会亲、过礼、开剪、迎亲、拦门、发亲、进门、拜堂、闹堂、回门等程序。
仫佬族通过走坡的方式结识意中人,两厢情愿后,男方需要请媒人到女方家求亲。女方家如果同意这门亲事,就会将写有女儿“生辰八字”的红纸交给媒人带回男方家“合命”。两人“八字”合好后,女方会请媒人带上一些亲友到男方家“看屋”,如果满意,双方会互相赠送一些礼物作为定情物。男方的母亲一般会送女方一匹布,女方收下,表示定亲。定亲过后,如果双方父母还有疑虑,想进一步试探对方的家底,会让媒人牵线,两家先后将一担酒肉放在指定的地方,让对方亲戚饱餐一顿,即为“会亲”。之后,男方要将娶妻用的财礼送到女方家,女方收到后,用来备置新衣。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到了娶亲当日,男方要派人到新娘家迎亲,迎亲的队伍要用对歌的方式冲破女方亲友组成的“拦门阵”,方能进村接亲。娘家则要组织发亲仪式,新娘才能出门。新娘接到新郎家后,不能立即进门,要等到选定的吉时才能进屋。此后是新人拜堂, 入夜,新郎和新娘并不同房,而是双方亲友相互对歌,直至天明。早上,新人要给双方的亲友长辈敬茶,每一位亲属喝完茶后都要往茶盘上放一些钱,以示认亲。在仫佬族的婚俗中,新娘是“不落夫家” 的。敬完茶后,新娘和送嫁的队伍,必须返回娘家。婚礼后的第三天早上,新郎要派人去把新娘接回来,仫佬人称为“接三朝” ,(duei??dau??x?n??)但新娘仍然不能长住,直到新娘怀孕后,新郎和新娘才能共同生活。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仫佬族传统婚俗中的人生观
任何一个民族在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套自我认知的模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观。仫佬族也不例外,那么“仫佬族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仫佬族信奉 “万物有灵”的观念谈起。仫佬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婆王掌管着一座极大的花山,日日忙碌着护理花山上的花。人是婆王花山上的花。她把花的生魂送给谁家,谁家就生小孩。送红花是女孩,送白花是男孩。”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仫佬族的认识中,他们认为婆王是掌管人间生育的神,人是婆王花山上的花,从出生开始就得到神的庇佑,是神的产物,一生都要“服从”神的旨意。因此作为民族发展重要形式之一的婚姻,更是与这种崇神敬祖的民族心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仫佬族人通过婚俗活动过程中的种种禁忌,不断型塑自我认识,以及对待世界的态度,从而形成一套特有的人生观。
首先,配偶选择的禁忌。仫佬族有走坡对歌的习俗,青年男女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结识意中人,但是,一旦涉及男婚女嫁,仫佬族人则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严格地按照传统的习俗进行。男方需要请媒人到女方家求亲,如果女方父母同意,那么他们会将女儿的“生辰八字”用红纸写上,交由媒人带到男方家。男方拿到女方的“八字”后,即将写有双方“八字”的红纸压放到自家祖宗的神龛香炉下,如果几天内家中没有出现反常的情况,那么则视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