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众声喧哗时代到来了
众声喧哗时代到来了
一种新的信息流动空间的出现关于这本书,首先要从两个我在写书过程中亲身经历的故事谈起。2006年,我在央视财经频道打造的一档全新真人秀节目任总编辑,第一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节目组中。《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2006年推出的一档创业选拔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对创业者进行海选,经过层层考核脱颖而出的5名优胜者,最终将获得由风险投资商提供的创业资本。2006年8月3日零时05分,《赢在中国》一名入围3000名的选手在栏目雅虎官方网站(http://)留下“生命中最后的博客”后失去联系。这位来自新疆的选手名叫谭曼生,他在这篇题为《一个赢在中国选手的没落》的博客中说:“今天是8月2日,农历的七月初九,牛郎与织女在前晚已经相会过了。而此际的我坐在陌生的城市,坐在陌生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写我可能是人生最后的博客。因为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捱到明天,我的人生的火焰将在今夜的黎明前坠灭。我的口袋里在缴了10块钱的网费之后还只有9块钱了,我想在走向黎明前用它来做自己最后的早餐。”这篇博客立刻引起了众多关注,栏目组联合湖南(谭的家乡)、新疆(谭此前工作所在地)和陕西(谭上网写博客的地方)媒体以及一些网友开始联合寻人行动,以挽救一个可能绝望的生命。经历了60多个小时的苦苦期待与寻找,8月5日18时29分,谭曼生终于在《赢在中国》官方网站现身,他在题为“谢谢!谢谢!!谢谢!!!”的博客中说:“面对死亡,我不知道怎么去感谢关心我的人!面对活者,面对劫后余生,我要向你们鞠躬致谢!”《华商报》记者在事后采访中追问谭曼生写博客的情形时,他的回答饶有兴味:“博客是写给自己的,没想到有那么多人看。”第二个故事,来自于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就读博士时,系主任张鸣教授同院长李景治教授的一场“笔墨官司”。2007年3月12日,张鸣在新浪博客上称,因两次触怒院长李景治也许将“被迫离开人民大学”。3月13日,他补充说,之所以把自己的事在博客上登出来,“不是申冤,也不是想炒作”,只是想说明“现在的大学,其行政化和衙门的程度,达到了何种地步”。3月14日,他??表“我为什么和领导结下梁子”,称大学与官场没有区别。从3月16日到3月20日,国际关系学院网站在显著位置刊登四封公开信,回应张鸣言论。其中说,“我们坚决反对张鸣教授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坚决反对在媒体上‘打乱仗’的做法……任何单位都有程度不同的问题,但是把单位内部的问题拿到媒体上大肆炒作,张鸣教授在国内开了先河。”张鸣教授“到处说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实际上由于他在网络和媒体上发表的言论和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的跟帖,学校和国际关系学院以及不少无辜的老师才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而张鸣教授才是真正侵害别人的人”。3月16日,张鸣被撤职。3月30日,张鸣在致“各位网友”的信中说:“‘张鸣事件’已经落幕,希望大家不要纠缠此事本身,把视线放远一点,参加‘学术行政化,大学衙门化’的讨论,分析其病状、危害,找出解决之道。”谭曼生把写给自己的东西贴在一个人人都可以看到的公共网站上,接着对人们看到了以后的反应和行动持完全惊讶的态度;“张鸣事件”中,一个当事人把单位的具体事件放在公共大平台上进行讨论,就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问题向公众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而另一个当事人则利用学院的官方网站来回应,这典型地说明了在互联网中,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混淆与交叉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一种新的信息流动空间的出现,在我们尚未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改写我们的生活体验。博客的个人性与公共性由此,我开始思考博客的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双重特性问题。自2005年,博客开始在中国兴起。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看,博客日志是最接近万维网原初的读/写设想的网络工具,它也是使网络出版真正得以实现的第一种工具。博客日志构成了网页/BBS/电子邮件的一种组合体,既可用作单向也可用作双向的传播,博客读者的互动程度也可因其意愿而定。他们可以只是阅读帖子,也可以探索链接;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分析和意见连同额外的信息发给原帖的作者,还可以同这个作者以及更多的读者展开对话。博客日志的编辑过程在博客之间发生,它是公开的、实时的,经由链接、评论和引用联系为一体。一位资深博主说:“个性和有趣的链接是博客日志成为好的读物的两个条件。”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Blogger写作软件的发明者之一,认为“博客的概念包含三点:经常性、简洁性和个性”。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了个性对博客的重要性。博客日志提供了一种流动的和鲜活的自我表现形式,从而给博客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妇女记录她们初为人母的心情,癌症患者和得了其他不治之症的人叙述自己与病魔斗争的经历,通过对自己的“通过仪式”(rite of passage)的日常记录,博主们给自己的生活阶段和生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ppt VIP
- 养老护理员初级题库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认识1~3(分层作业)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新教材) .pdf
- YD5178-2009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 凌峰.docx VIP
-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电子全册教案.pdf VIP
- 0第一讲 科学社会主义导论.ppt VIP
- 儿科基础知识课件.ppt VIP
- 日本宝理PPS DURAFIDE_1130A1_WF9050_JP_en MSDS报告.pdf
- 标准图集-22J603-1 铝合金门窗.pdf VIP
- 321183-R048-2020(Q321183JH002-202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抗拔管桩.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