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似是而非“生活常识”谁来打假
似是而非“生活常识”谁来打假
本刊特稿
又到了3?15消费者权益日,关于各种消费品的品质、商家服务质量、消费陷阱再次被人们关注热议。而许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也鱼龙混杂、似是而非,这类困惑,又有谁人能解?孰真孰假,听谁评说?
高露洁牙膏致癌?
起因:“高露洁牙膏致癌。”从网上看到这则信息的时候,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家中的高露洁牙膏,狠狠地扔进垃圾筒。然而,垃圾筒中的高露洁还未来得及倒掉,就看到有信息称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的科学家彼得?威克斯兰站出来辟谣,说他从未说过高露洁牙膏有致癌危险,“致癌说”的始作俑者、英国的《旗帜晚报》显然夸大了他的研究工作,至于超市将高露洁牙膏下架则是一种“过度反应”。
分析:“高露洁牙膏”遭遇的就是“二甘醇危机”。现在的一般看法是,二甘醇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由于代谢排出迅速,无明显蓄积性,迄今未发现有致癌、致畸和诱变作用证据,但大剂量摄入会损害肾脏。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说:“二甘醇用在牙膏当中是作为一种保湿剂,没有它,牙膏就会很快干裂。”可见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牙膏品牌都在牙膏中不同程度地添加了二甘醇。
尽管“高露洁牙膏致癌”的消息被认为是“过度反应”,但是也推动了人们对功能性牙膏安全性的关注。从2009年2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牙膏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明确禁止在牙膏中添加“二甘醇”,同时要求“含氟牙膏必须在外包装上注明氟的添加量,而儿童含氟牙膏还须标明警示性文字”。
微波炉不能热牛奶?
起因:微波炉作为新一代高效、节能、快速、简便及无油污的现代化烹调工具,逐渐普及到百姓家庭。可是有人提出用“微波炉煮食物有害健康”,这到底为什么呢?
在香港以推崇自然疗法著称,并考取了美国自然医疗学会核准执业医师资格的梁柏涛医生撰文认为:微波炉利用震荡水分子产生热能来煮熟食物,能量十分猛烈。这种水分子每秒钟高达过亿转的摩擦,把食物的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破坏,令食物变质。不少专家???了很多临床实验来证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出现同质异构变化,从一种易吸收形态变为不易吸收的状态。长期服此形态的肉类会间接造成肠癌。同理,用微波炉加热奶粉,会令其中的辅胺酸发生“同质异构”的物质变化,会危害婴儿的大脑及肾脏。(原文刊登于2003年2月12日香港《经济日报》健康版)
分析:此说法被各家媒体网站纷纷转载,对此国内大部分专家认为,关于用微波炉热牛奶是否会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问题,关键在于加热时间的长短。因为微波炉的加热速度极快,而保存牛奶营养成分的温度不能太高。
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宋广林教授介绍说,牛奶加热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中营养的流失就越严重。而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维生素、乳糖大量流失,降低了牛奶的营养价值。而且牛奶煮沸到100度,其中的乳糖就会焦化,而焦糖可诱发癌症。但是,并不是说牛奶不能加热喝。宋教授说,现在市面上卖的袋装消毒牛奶,最好是加热饮用,特别是夏天更要注意。
对于用微波炉热牛奶是否会破坏牛奶的营养问题,宋教授指出,关键问题在于加热时间的长短。用炉子煮的话,通常来说70度的高温煮3分钟,60度煮6分钟即可。用微波炉加热,1分钟左右就行了。但要注意使用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平均的现象。
大部分专家建议,如果能避免加热饮用牛奶就尽量不要加热,这样能保存牛奶完好的营养价值。专业人士还明确表示:直接把袋装奶连袋放进微波炉加热,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用100℃以下的开水烫温奶袋,使牛奶温热。
咖啡因+白酒会猝死?
事由:《南方都市报》2月8日报道广州市某化工厂员工聚餐时酗酒酿成惨剧,当时“喝了40斤高度白酒,还兑了红牛饮料”,造成1人死亡6人住院的恶果。
无独有偶,近日,“打假英雄”王海来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以在中国生产的可口可乐未标注咖啡因含量和危害为由,一纸诉状将可口可乐中国厂家告上法庭。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已立案,准备择日开庭。
分析:如今在各种宴会上,特别是家庭聚餐上,红酒+雪碧、威士忌+冰红茶、伏特加+红牛、啤酒+可乐、白酒+红牛等各种“掺和风”早已成为习惯。
2001年,瑞典有3名青年因为同时饮酒和红牛而猝死,由此导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要求功能性饮料必须标注每日最大摄入量,并写明不适宜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饮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对咖啡因过敏的人禁饮。
在红牛公司官方网站上,清晰地写道:“一罐红牛所含的咖啡因相当于一杯袋泡茶,或一罐可乐饮料,并低于一杯咖啡。”
武警广东总医院青少年成瘾治疗中心主任何日辉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咖啡因作用于大脑皮层,导致人高度兴奋,加之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