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闯 由“挑战杯”开启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闯 由“挑战杯”开启人生

刘闯 由“挑战杯”开启人生   挑战杯“001号”证书,那薄薄一张纸,开启了这位女地理学家整个后半生充满自信的学术之路      虽已年至六旬,刘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当年那手捧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唯一一等奖的001号奖状、蓬勃利落的女博士生形象仍旧清晰。似乎往事并未随着时间的涤荡蒙上尘土,反而在岁月的打磨下日渐沉淀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散发着深邃的光芒。   “挑战杯”之路   1989年,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次盛会中,唯一的一等奖作品就是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刘闯关于地理学信息化在土地类型评价中的应用的论文《在地理信息系?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获奖证书由组织委员会主任张孝文(清华大学校长)和评审委员会主任张维(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主任)共同签署,编号为001号。 ??  因为忙于学业,刘闯没有到场领奖,而由本校的一位男同学上台代领奖状,再加上这个男性化的名字,直到今天很多当事人都以为刘闯是个男生。若干年后回忆起这个戏剧性的小插曲,刘闯还是哈哈大笑,带着对当年那个年轻气盛的自己的理解和宽容。   明晰目标,刘闯一下子兴奋起来,她还是不分昼夜地查询资料,寻找适合自己的切入点。1986年6月,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大法。其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在当时,我国从未有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人民政府也均没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刘闯的本科课外实践和硕士论文均研究土地类型。强烈的意识告诉她,机会来了。   “我选择了在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一个理论问题――土地评价问题作为我的切入点。在详细研究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评价分类系?的理论和方法后,结合我在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工作,我开始了把土地评价与计算机结合起来的研究工作。”她决心将土地评价定量化和计算机化。   跟所有从那个年代走过的人一样,刘闯手拿硕士学位,对计算机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英语单词computer的“段位”。当时北京大学地理系全系也只有二台苹果II微机,基本只能用来运算,在她需要的开发?计程序和制图方面完全无能为力。“那时连报班现学都觉得浪费时间,上课太慢,不如自学。”急性子的刘闯,自己拿着教材边学边干。系里缺少计算机,她跑到别的单位去蹭。机房六点下班,还要等夜里10点加班的人全都离开后,她才被允许自带干粮和水,在里面待一晚上。一年的时间里,刘闯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白天上完课,匆匆回去安顿好儿子,带两个馒头和一壶开水往机房奔,开电脑,一干就是一通宵,等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回到学校……理论分析-数据汇集-模型调试-编写程序-计算机计算,每一步都需要多次反复。   需要查阅外国最新论文,但那时没有互联网,查国外文献十分麻烦。刘闯不得不掏六百元给图书馆,请馆员检索。电传机打印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刘闯从中挑选,一封封地寄国际信,向作者索取论文。幸运的是,大部分科学家把论文免费提供给了她,她也由此清楚了世界上该领域里最有名的学者。   信心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增长。刘闯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1988年日本举办的国际测量遥感学会上,她的成果荣获最佳展出论文奖。在14名获奖者中,刘闯是唯一的女性,唯一的学生身份获奖者。主席带着赞许请刘闯代表获奖者讲话,这个年轻而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博士生在感谢之余,热情地欢迎大家到中国来。与会者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这个来自神秘国度青年学者的邀请。   自此,刘闯走出了迈向世界地理学领域的第一步。   “回望来时路,莲花处处开”。22年前的001号获奖证书被轻轻地珍藏在箱底,重重地安放在心头。她甚至还记得当年很多的细节,比如奖励的一小笔奖金,被她全部用来买老北京瓷瓶酸奶请全体博士生一起庆祝……珍藏的是青春记忆,安放的是使命责任。刘闯说,从当学生到留校任教,从北京到加拿大,再到美国然后再回国,一路辗转,收获无数,最为看重的荣誉之一就是“挑战杯”。正是这一枚青涩的果实连同当年在日本获奖时所受到的鼓励与肯定,让初入地理学界,虔诚也难免胆怯的女孩子获得了前行的能量与力量。      从“跟着走”到“领着干”   《在地理信息系?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是刘闯在地理学信息化领域内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她至今深爱的专业领域。   1985年,刘闯带着踌躇满志走进燕园。可是当真要叩响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地理学大家林超的办公室门时,她内心又忍不住忐忑:“不知未来三年路在何方。”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冲击着机械时代的思维方式,在各个领域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震撼。彼时在中国,计算机也开始兴起,但是在地理学领域依旧处于描述性阶段。“地理学信息化是国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