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杰与他捐建18幢教学楼
张杰与他捐建18幢教学楼
2009年2月3日,绍兴市委、市政府授于张杰先生“2008年度绍兴市市长奖”。他手捧着绍兴市市长奖给他的5万元奖金,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这5万元钱他决定拿出一半捐给绍兴市慈善总会,另一半捐给家乡上虞办教育事业。至此,这位82岁的华侨,在20年间累计捐给家乡上虞的助学费已达1200万元之多。在遍布他家乡的15所学校里,有18幢教学大楼就是他出资兴建的,总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直接受益的学生达15000人以上。
睡的是地板
张杰1927年出生于上虞市梁湖镇华光村。由于家境贫困,年仅11岁的他小学尚未毕业就去上海当学徒。虽然睡的是地板,吃的是馊饭,甚至还要挨打骂,但为了学手艺,他只好忍住眼泪往肚里咽。没多久,他连睡地板的地方也没有了。日本鬼子打进了上海,他只好四处流浪,甚至流落街头。其间虽做过毛竹生意,但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因叔叔在香港,1959年张杰赴港投亲,在一家食品店做事。叔叔家人多房小,张杰只得睡在地板上,一睡就睡了多年。18年之后,张杰开始独立门户。他在香港九龙尖沙咀加莲威老道上租了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楼梯口店铺,做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生意,后来又逐渐发展到兼售大闸蟹、茶叶蛋、粽子等,靠平时节衣缩食,吃苦耐劳,渐渐有了一点积蓄。尽管如此,张杰在香港人眼里仍是一个穷人。因为没钱购房,他租的房子又小,一家人连睡觉的床铺也没有。因此晚上张杰又只好睡地板。诚如张杰后来常对人说的:“有人说我是老板,其实我在香港睡的是地板。”
竭诚捐资助学
张杰第一次捐资助学是在1979年。作为上虞旅港同乡中捐资助学的第一人,张杰那次向家乡的上虞中学捐了一台价值3000多元的彩色电视机。此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1986年他在向上虞中学捐助了雪柜、汽车的同时,又拿出1万元钱设立奖学金。次年,他的捐资助学热情更加高涨,他自订了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在5年当中要重建上虞中学。在短短的5年当中他捐资为该校建造了拥有32个教室、面积达4000平方米设施一流的两幢教学大楼;1989年又拿出20万元为该校建造图书馆,并捐赠一辆8座面包车与100台吊扇;1990年还出资捐建该校的女生宿舍楼并向上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捐助教育基金30万元。
对于这样的捐资助学行动,张杰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说:“我从小家里很穷,吃了一辈子没文化的苦。所以只好到处睡地板,现在我袋里有了一点钱,自己好,不算好,家乡好,国家好,才算真正好。所以,为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现在睡地板,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很愿意。”
为了扩大捐助的范围,张杰在出资捐助市里几所重点中学时,又把目光盯上了农村,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乡镇的学校。他说:“我助学,不能委屈了乡下,哪里最穷,哪里有危房,我就在那里造学校。”于是,只要从香港一回到家乡,他就会独自一人或请上教育局的同志一起到相对贫困的乡镇学校去考察。随着他踉跄的脚步所留下的,除了他深深的脚印外,还有一幢一幢拔地而起的新教学楼:梁湖中学建教学楼,他拿出了65万元;建科学楼,他捐出48万元;建运动场,他再捐20万元;梁湖中心小学易地新建,他捐出83万元;皂湖中学要扩建,他捐出了36万元;梁湖镇要建幼儿园,所需36万元费用他全包下了。另外覆厄中学、玩石小学、永和中学、陈溪虹桥小学等学校所建的教学楼,也都是他出资新建的。每当这些教学大楼落成时,张杰总要前去祝贺。他对这些学校的领导说:“我已经老了,为家乡作贡献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要加快行动,多建几幢教学大楼,只要我张杰在一天,就一定要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支持一天。”
成为“浙江骄傲”人物
张杰为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可谓一掷千金,出手大方,可对于自己和家人,却又节俭得令人难以置信。直到现在,他在香港的全部财产只有30平方米的一间住房。自己与老伴、4个女儿、1个儿子加他们的孩子,三代同堂,10来口人,挤在这么小的一间屋子里,平时连转身都十分困难,于是只好轮流吃饭。到了晚上,只好一批睡床上,一批睡地板。张杰自然是老地板“族”。后来,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这间房子实在再无法容得下这么多人了。张杰费了好多口舌,向香港有关部门申请,总算批准他从室内向外悬搁了两块水泥板,加了一个铺位。
张杰说:“我不打算在香港买房,在香港买房要几百万元钱,这些钱用在教育上,可以办多少事情啊。”除了把原本要买房的钱捐给了家乡的学校。张杰还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抠钱,能抠一元是一元,能抠一分是一分。他在夏天和孩子们外出,是不坐有冷气的大巴的。因为有冷气的车要贵几毛钱。晚上他也尽量不在痰盂里小便,而是去公共厕所,这样可以省下冲水的钱。他从香港回上虞,从不坐飞机而是坐火车,为的是能省一点路费。回到上虞后,他甚至连公共汽车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