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术方技之学与古代思想世界认识
数术方技之学与古代思想世界认识
【摘 要】 我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形成与演变的路径颇为繁杂,人们不能以后有的思维结构去剪切古人的思想,而应根据对各种出土的数术方技文献或遗物的鉴别分析,结合传世文献,做出实事求是的研究,予以阐释重建,勾勒出古人“生活中的思想”。
【关键词】 数术;方技;古代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98-02
随着新出土简帛文献的不断增加、面对失而复得的许多古代思想文化史珍贵“佚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生活思想世界比人们已知的世界要广、要大,比人们已知的东西要丰富、要复杂,让人们认识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人们对古代中国文明的整体认识。结合传世文献,学界掀起了对其的研究热潮。
因此,现在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展开一定程度的整体性研究,不仅可能而且也越来越有必要。
中国的思想史研究者并没有忽略经过了先秦诸子突破的“枢轴时代”——从春秋到西汉这一时期。相反,他们的追溯总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但是由于史料的欠缺遮蔽了人们的视线,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在诸子百家活跃的“下边”和这种思想活跃的“前面”,真正作为背景和基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因此还不能说是充分理解了上述“突破”的含义。
我们都知道,在人类历史上,凡是起点性的东西,往往都具有混沌未分的特点。它们会在后来的发展中积淀文化的深层核心,并以各种复杂形式反复展开,像人类的原始思维就是如此。它并不仅仅属于遥远的过去,也与今天有关,包含了许多“永恒的主题”。因为不管在哪个时代,人们都要面对生老病死的困惑,不断思考,以求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这是灵长类人类的宿命。
古代的官学和私学经过秦禁汉弛,并非“翻烙饼”。汉代的弛禁对二者的关系是一种重新调整,一方面仍保持官学的基本系统(如对礼乐、律历、天文、郊祀的掌守),另一方面则接纳私学,把兵书、数术、方技置于诸子之下,把诸子置于六艺之下,确立儒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结构。因此,当人们从这种文化结构入???去探讨古代思想时,他们的理解往往在无形中已经包含了“逆溯的误差”。
依阴阳五行家的看法,社会人事方面的一切举措,包括庆赏与刑罚等种种社会政治举动,都必须遵循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的过程中形成的理则,才会获得成功,否则将要引发灾祸。由此,阴阳五行家不仅以“阴阳消息”的观念说明了自然世界的复杂关系,而且编织了一个贯穿自然与社会的宏大图景。阴阳、四时、五行这些因素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因而,这套理论经汉代思想家的发展,构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民间社会的基本信仰。
我们可以从《汉书·艺文志》中的有关收录略窥一斑,《汉志》的《数术略》共分六类:
1.天文。与西方的天文学相近,但它既包含对实际星象(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和云气的观察(后者属于气象学),也包含有关的吉凶占验(星气之占),带有占星术的性质。
2.历谱。不仅包括比较正规的“历谱”,也包括“行度”(宿度)、“日晷”(测时的工具)、“世谱”、“年谱”、“算术”等内容。
3.五行。内容涉及“阴阳五行时令”、“堪舆”、“灾异”、“钟律”、“丛辰”、“天一”、“太一”、“刑德”、“遁甲”、“孤虚”、“六壬”、“羡门式”、“五音”等。总起来看,这一类是以式占和从式占派生的各种择日直说为主。
4.蓍龟。包括龟卜和筮占两类。这是上述占卜之外最重要的两类占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蕴含着不少算术知识,古代的数学知识可能就是从这里发展而来。
5.杂占。这是星气之占、式占、龟卜、筮占之外的其他的占法。从原书小序看,其中最重要的是“占梦”,其次是“厌劾妖祥”(驱鬼除邪一类)。另外,还有与“占梦”属于一类的“占嚔”、“占耳鸣”,与“厌劾妖祥”有关的“祷祠祈禳”,以及与农业有关的“候岁”、“相土”等其他一些内容。
6.形法。主要是相术。其中最重要的是相地形和相宅墓(类似后世的看风水),即小序所谓“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其次是相人、相刀剑、相六畜等,小序称为“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
《汉志》的《方技略》分四类:
1.医经。属于医学理论,即所谓“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应与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有关。其中尤以脉学为最重要。
2.经方。中国古代医方所收的药物是以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为主,但也包含一些化学制剂(如魏晋以来流行的各种丹散)。记录这些药物的产地和药性在古代不仅属于药剂学,还属于博物学的性质。
3.房中。“房中”一词本指(犹今语所谓“屋里的”),也叫“房内”,这里是指与房事有关的的书。它主要与性学的内容有关,并包含求子、优生和房中禁忌等内容。
4.神仙。是房中以外的其他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