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乳腺癌术后引流方式改进及皮下积液防治体会
关于乳腺癌术后引流方式改进及皮下积液防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737.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3)02-0044-02
作者简介:张春苗,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乳腺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何铁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可导致病程的延长,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延误患者的后续治疗。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乳腺肿瘤科自2011年1月-2012年3月间,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162例,在传统引流的基础上,改进了引流方法,加强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6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5岁。其中肥胖29例,60岁以上33例,国际TNM分期:I期38例,Ⅱ期95例,Ⅲ期29例。手术方式选择:乳腺癌根治术8例,改良根治术132例,保乳根治术22例,发生积液22例。
1.2方法
1.2.1162例患者均在术中放置自制的引流管(普通16号橡胶引流管从中间劈开呈丫字型,分别置于胸骨旁及腋下)
1.2.2患者在术后用纱布敷料覆盖手术切口,加棉垫,80例胸带加压包扎,82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3引流管外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采用胃肠减压一次性负压引流盒。
1.2.4术后5~14 d拔除引流管后进行患侧肩部功能锻炼。
2结果
胸带加压包扎组平均拔管时间为5-10天,弹力绷带组平均拔管时间为3-7天。有8人在术后半个月后拔管,均为肥胖患者,有22人出现局部皮下积液,1例经穿刺抽吸后而治愈;21例经过重新放置引流管于10 d后痊愈;有24病出现皮瓣坏死。 重新放置引流管有如下几种方式:2例因引流管腋下分支纤维束堵塞,拔除丫型引流管后,于腋下置带侧孔胶管引流一枚,6例因胸大肌外缘少量积液,给予套管针,于积液皮瓣最低处穿刺,外接10ml负压注射器。13例腋下中等量积液,选用输液器末端头皮针连接管剪侧孔于积液最低处皮瓣戳孔引出,接20ml负压注射器。均于5 天内拔管治愈。
3讨论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逐渐年轻化。尽管乳腺癌的外科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乳腺癌根治术仍旧作为大部分患者的首选的外科治疗方式。乳腺癌根治术创伤面积大,即使创面得到彻底止血,由于皮下脂肪及淋巴管丰富,创面的渗血、上肢淋巴液回流不畅、皮下毛细血管外压力降低等因素,使得术后皮下积液成了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4.5%-59.5%[1],皮下积液影响切口愈合,易致皮瓣坏死,并影响术后放、化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从而不能达到最佳综合治疗效果。
传统的引流方式多为腋下及胸骨旁各置引流管一枚,引流管多,护理较麻烦,且侧孔易堵塞。我们采用丫字型引流管,将一条引流管从中间劈开,分别置于胸骨旁及腋下,两半管汇合后于腋前线第7肋间皮肤戳孔引出,仅为一条引流管,接一个负压吸引器,便于护理。且患者携带方便,半管引流充分,不易堵塞。需要注意的是,两半管需用可吸收线固定于胸骨旁及腋下,防止移位,引流不确切。固定打结时需与管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拔管时受阻。经临床观察,术后采用弹力绷带优于传统的胸带加压包扎方式,由于胸带弹性较小,如果包扎过紧不仅呼吸受阻,不但不能达到引流效果,还可能导致皮瓣的血循环不良,创面发生感染,皮瓣发生坏死。弹力绷带具有弹性,压力相对柔和,可以有效的防止局部压力过大或过小。对于术后皮下积液的患者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针对积液量较少的患者,如果积液量少于5ml,我们选用注射器穿刺抽吸并局部加压包扎,每2-3天抽吸1次,一般抽吸2-3次即可治愈。如果积液量大于5ml小于20ml,我们留置普通输液套管针,置管方便,引流通畅,不必局部加压包扎,不限制功能锻炼。末端接10ml或20ml注射器,拔除针芯,固定,形成负压。一般3-5天可治愈。引流效果较穿刺加压更为可靠,但易被坏死组织及纤维束所堵塞。如果积液量大于20ml,可采用输液器末端小辫绳,剪3-4个侧孔,于积液最低点皮瓣处戳孔置入固定。末端接负压注射器。此种引流方式引流效果确实,不易堵塞。一般4-8天内均可拔管。另外我们在护理此类患者时,因为改进了引流方式,所以强调早期活动。术后第1天,手部及前臂开始活动,在术后第5天左右,开始肩部活动,临床观察到,与传统引流相比,引流量没有增加。如肩部活动过早,会造成淋巴漏加重,如果活动过晚,术后患肢肿胀持续时间较长。临床观察到,皮下积液较易于发生在肥胖病例中,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腋窝清扫后残腔较大,脂肪坏死较多,因此,针对肥胖病例尤其应该加强引流及创面的观察。
以上是我们改进引流方式,加强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旬老太与孝顺养女.doc
-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与HBV—DNA临床研究.doc
- 九种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临床实验研究.doc
- 也论太极拳知识学习.doc
- 习作教学中审美教育.doc
- 也论足球竞赛规则修改必要性和思路.doc
- 乡村文化建设视野下东海县温泉镇对农传播问题与对策浅析.doc
- 乡镇供电所管理难点与破解.doc
- 乡镇医院外科护士面临压力与应对措施探讨.doc
- 买房你不知道几个关键数据.doc
- DGTJ08-2137-2022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docx
- DGTJ08-803-2013 建筑幕墙安全性能检测评估技术规程.docx
- DGTJ08-2280-2018 民防工程安全使用技术标准.docx
- DGTJ08-1105-2010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设计与验收规范.docx
- DGTJ08-2292-2019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顶管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GTJ08-2445-2024 城镇排水管渠在线监测技术标准.docx
- DGTJ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docx
- DGTJ08-227-2020 预拌混泥土生产技术标准.docx
- DGTJ08-019-2018 建筑索结构技术标准.docx
- DGTJ08-2075-2022 管线定向钻进技术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