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畔那朵最美格桑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悬崖畔那朵最美格桑花

悬崖畔那朵最美格桑花   第一次知道她,是在上班路上,公共汽车上的电视上,一个教师在带孩子过湍急的雅鲁藏布江铁索,为他们惊出一身冷汗的我,记住了那个美丽的名字。   格桑,心地善良的意思;德吉,幸福吉祥的意思。   第一个大学生   2013感动中国组委会颁奖词: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教师格桑德吉,1997年作为整个帮辛乡第一个大学生走出了大山,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自己申请到最偏远的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处于喜马拉雅山断裂带,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2012年才有了通向外面的公路。   130多个学生,有90多个住校,平时衣食住,格桑德吉和老师们处处都要照看住,不能有丝毫疏忽。因为学校没有围墙,每到放假前,他们两个小时就要查一遍宿舍,怕孩子们自己脱校。   90多个住校学生,因为家住得太远太险,每年他们只能有6次在老师的护送下回家的机会。假如你看过她和同事在百丈悬崖上护送孩子们回家的惊险场面,那一定会心脏狂跳,血压骤升。   每年暑假帮辛乡都组织“护苗行动”,乡干部、老师和学生家长代表共同护送住校的孩子们回家。帮辛乡通往各村没有公路,只有一米多宽的马道。   学生在仅仅一米多宽的山路上排着长龙,最大的只有14岁,最小的刚刚6岁。格桑德吉一颗心提在嗓子眼,山路常年泥泞不堪,身旁就是百米悬崖和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江,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意外。有时,对面会有驮队迎面而来,她就得赶紧喊着孩子们向里紧紧贴住悬崖,待驮队走过,再整理队形,重新上路。   她的丈夫格多是乡干部,参与护苗行动,受副校长格桑德吉指挥。   一路上翻山过江,五点天黑前,第一个村子邦果村到了,把孩子们安全送到家长手里,他们还要继续赶路。天气将晚,前面的路,依然崎岖,却已没了凶险,家长们已经在等待孩子们。而格桑德吉,还要领着剩下的孩子们,赶往更深暮色中的下一个村子……   9点天黑前,他们才把另外两个村子的孩子也安全送到家。孩子们欢笑着扑进父母的怀里。   他们赶快休息了,因为第二天,他们还要把最远的岗玉村的孩子送回去。岗玉村要走7个多小时的路,出发前,她给孩子们买了大可乐。因为路途太远,她只能备少量的食物和水,尽管她和丈夫又渴又饿,路上尽量给孩子们。   去岗玉村最惊险的是过江溜铁索,200米长的铁索横江而过,30米下面就是汹涌咆哮的江水,她每次都让丈夫先过去,一是在对面接应孩子,二是检验溜索的安全。   村里派年轻胆大的小伙子带孩子们过江,她反复检查绳子绑得紧不紧特别是脖子那儿,五个孩子,整整两个多小时才安全溜过去。累到腿软的格桑德吉最后上了铁索,闭着眼睛溜过去。13年,没有人知道她有恐高症,她不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胆怯。   格桑德吉几次遇险,与死神擦肩而过。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还得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送到父母的身边。   不能让她变成你的那个样子   多年前,格桑德吉自己也是这艰险回家孩子们中的一个,帮辛乡小学是她的母校。在大城市里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见识了城市的现代生活,可是她的心,还有一部分,始终留给远方的雪山高原,那艰险的上学路上,还有那些渴盼上学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为他们而来学习的。   知识改变了命运,这句话对她和同学们是最合适的注解。可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改变命运,她转身回到让自己命运转折的地方,她要让更多的门巴族孩子走出去,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她们班40多名同学中,只有她回到命运的起点。   就这样,帮辛乡唯一的大学生回来了,因为上学的路太险了,所以好多家长就让孩子放弃了上学。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在宗荣村教学点,已有六个月身孕的她背起糌粑上路,自己怎样受苦难过,她也没让孩子们落下一堂课。   这么多年,她曾经无数次奔走于险山峻水,一家家一户户去动员那些家庭,让孩子们回到学校,特别是女孩子。   仁清拉姆只念了一年就被父亲留在家里,格桑德吉去上门做工作,开始,不太会普通话的爸爸一点不买账,自己一句话也不说。不敢说话的小仁清紧紧拉住老师的手,暗暗表达自己要去上学的决心。   格桑德吉问仁清的爸爸:你会说普通话吗?   “不会。”他摇摇头。   “那你认识字吗?”   “不会。”爸爸还是摇头。   “那你愿意让她长大变成你这样子吗?还是想想孩子的前途吧。”   “来吧,让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