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贾文忠抚平青铜伤痕
贾文忠抚平青铜伤痕
或许你还记得这则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2007年1月,在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和江苏丹阳联合举办的“2007民间寻宝记”评选“十大宝物”时突然出现了意外状况——一面据称曾经被陈逸飞出价100万美元的战国青铜镜在展示时,因为礼仪小姐不小心失手,古镜竟从盒内摔落在地面碎成几片……一时在场众人瞠目结舌,藏品主人更是异常痛心。栏目负责人赶紧表示将邀请国内最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尽力修复。
“当时我把古镜从丹阳带回北京,经过一周的修复,终于‘破镜重圆’。”时隔数年,贾文忠说起这件当年的往事,依然记忆深刻,这个51岁的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就是当时被请来“救场”的人。
贾氏文物修复之家
在驳杂的传统技艺行当中,商周时期就已诞生的“青铜器修复技艺”可谓是冷门中的冷门,但却又是考古与博物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修复师的“妙手回春”,很多青铜器也就没有机会展示在世人面前。
如同小说中那些高深的武功秘籍一样,青铜器修复这门手艺也有着有趣和传奇的历史传承。贾文忠的技艺来自于他的父亲贾玉波,而这一门派的创始人则是一位详细姓名已不可考、江湖人称“歪嘴于”的清宫造办处工匠。这位能工巧匠于1898年出宫后在前门内府胡同开办修古铜作坊,并收徒传艺。后来的传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古铜张”张泰恩,王德山,再然后就是贾文忠的父亲贾玉波。
贾玉波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学艺数十载,手艺精湛,在解放前就修复过大批古青铜器,解放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青铜器修复专家,曾参加过国宝重器司母戊方鼎、马踏飞燕和秦兵马俑的修复、复制工作,经他之手的青铜器和其他文物现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受到他的影响,贾氏一家都精通青铜器的修复,行里称“贾氏文物修复之家”,而贾文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楼办公室里,贾文忠对我们娓娓道来:“青铜器修复是一个和作诗一样,‘功夫在诗外’的技艺。绘画、篆刻、色彩,乃至相关的历史知识,都要会,要精通。”这也难怪,青铜文物年代各异???纹饰多样,造型复杂,再加上光阴荏苒可能还有部分缺失,要想修复得完美无缺不仅仅是对修复师美术、修复功底的考验,对其文化素养也要求极高,修复者需要十分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知识,掌握其特点,才能最终完成修复。
贾文忠从六七岁就开始画画,刻图章,很小就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父亲的口传心授,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让他渐渐掌握了父亲的真传。后来他到北京文物局工作,在青铜修复组接触到很多珍贵文物,并受到了很多名师的指点。“这对我帮助很大。”贾文忠渐渐在工作中积累下了丰富的修复经验,技艺也日趋精湛。
让国宝重生
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修复摔碎的古铜镜之外,修复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和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物是贾文忠青铜器修复不得不提的两件大事,尤其是被称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的三门峡西周虢国墓青铜编钟,更是对贾文忠的巨大考验。
由于已沉睡地下千年之久,这套珍贵的虢国墓青铜编钟出土时已经千疮百孔,锈迹斑斑,要让其恢复原状异常困难,再加上还要重现编钟的原始发声,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摸索编钟的发声原理,贾文忠专门拜师学习,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编钟碎了后敲出的声音跟破锣一样,如果用胶粘,它的声音不脆、发闷。只能在热温情况下用另一种金属严密焊在一起,让它中间没有一点缝隙,这样还能回到原来的声音。”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次比较,贾文忠终于找到了办法。“最好的方法就是锡焊法,不会对编钟产生破坏,又能重现编钟最初的声音。”话虽简单,但操作起来无疑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最终,贾文忠完成了这一浩大而又重要的工程——不仅仅让编钟恢复原貌,更让这套珍贵的编钟,在诞生上千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发出与当初一样悦耳的声音。
普通文物最难修复
修复一件青铜器过程相当复杂,青铜文物大多年代久远,长埋于地下,被泥沙层层包裹,有的部分会腐蚀,甚至会严重变形,碎成很多块的不在少数。因此青铜器修复工作第一步就是拼对,像做拼图游戏一样将碎片大致拼出个完整的形状;其次是清洗,即拿清水将青铜器表面的杂质去除掉,如果洗不掉就用刀子或是刻字笔之类的电动工具挫掉,另外还要用弱酸溶解去锈;接下来对变形的地方还需要整形,用锤打、顶压、撬扳等方法复原形状。以上这些准备妥当之后,就要开始挫焊口,进行焊接。
据贾文忠介绍,损毁严重的青铜器还需要补配,用铜、锡或者树脂材料补齐缺失的部分,有时还需要在补配的部分雕刻和原物一样的花纹;然后是打腻子,上色和做锈,做出和原来一样的腐蚀生锈的效果。
发展到今天,修复青铜器的工具除了锉刀、量具等传统工具,一些新技术也被引入了这门古老的技艺,比如焊接用的电烙铁,和用来清除杂质的牙科大夫用的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