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十四 历史上重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十四 历史上重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十四 历史上重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内政上实行“叁国伍鄙”制,把“国人”分为三部分设三官管理;“伍鄙”,即把郊外分为5个属,设立五大夫管理。军事上实行兵民合一组织,国人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经济上主张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土地制度方面,提倡“相地而衰(等差)征”,实行分田到农户;在手工业方面,设置“工正”“工师”等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加强对手工业管理;在商业方面,设立市场,对商人“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 战国时期,李悝首先在魏国变法,其措施包括: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政治权力。推行“尽地力之教”,种田“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要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推行“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制订《法经》,加强法制。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措施的不同,分析说明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改革有何本质的区别。 2.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治国之法,商鞅变法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无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实行,如果仅能仰仗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摘编自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与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 3.(2017江苏单科,24)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采取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石曰:“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辩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的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 (2)材料二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的改土归流(引者注:废除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的制度,由中央派流官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始于康熙朝,盛于雍正朝,收于乾隆朝。自雍正四年(1726),清廷即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等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按照内地的府、州、县行政制度,委派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统治。军事上解除了土司的土兵,清廷另派军队到土司原来的管辖区驻扎。经济上由中央政府统一丈量土地,然后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代改土归流的目的及其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改土归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