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易经》文化”的反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对“《易经》文化”的反思 ——在智慧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何祚庥 很高兴能参加在张家港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多年来,光远同志倡导研究聪明学,现在就进一步改名为智慧学。为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带来了三份参考资料。第一份是关于智慧学的重要性的材料,亦即在1958年10月,前辈哲学家李达教授和毛泽东主席之间的一场哲学争论。在青年时代,李和毛是亲密的战友,李达曾写过若干有份量的小册子,《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但是在1958年10月,他们两位却发生了一场哲学问题的争论。下面作一扼要介绍。   “1958年,李达听人说湖北鄂城县委门口贴了这样一幅对联: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他为此和他所敬重的朋友毛泽东发生了哲学论争……。 这年10 月,毛泽东来湖北视察,下榻在东湖客舍。李达求见蒙允后,便与毛氏谈起了哲学。李氏问毛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尽管毛氏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但在讨论问题时,他却不大愿意有人否定群众敢想、敢说、敢干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不慌不忙地说:这个口号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一重性是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有道理的。另一重性,如果说想到的事都能做到,甚至马上就能做到,那就不科学了。   李氏认为这个口号现在不能谈两重性,谈两重性,在现在的形势下就等于肯定这个口号。毛氏便问:肯定怎么样?否定又会怎么样?于是,两位哲学家便就肯定、否定争论起来。毛氏希望说服这位老朋友,举了红军长征的例子,也举了一些发明创造的例子,说明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李氏不相信主观能动性有那样大,他坚持说,肯定这个口号就是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大,就是错误。他 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一个人要拚命,“以一当十”可以,最后总有个限制、终有寡不敌众的时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要有地形做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无限大的。他继续问毛氏:主观能动性是不是无限大?毛氏也不再绕弯子了,直截回答: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大。   争论到后来,在场的梅白说:我们打电话让他们取消这个口号。可是李氏仍然说:口号取消,思想不取消还是不解决问题。“现在人们不是胆子太小,而是太大了,头脑发烧。主席脑子发烧一点,下面就会不得了,就会烧到40℃、41℃、42℃!这样中国就会遭难,主席信不信?此时毛氏虽然激动,但还是控制住自己了。他缓和语气说:“你说我发烧,我说你也有些烧了,也有华氏百把度了。还是我在成都会议说过的那句话,头脑要热又要冷”。   在返珞珈山的汽车上,李氏还对梅白说:《实践论》、《矛盾论》讲得多好呀!客观,主观,实践,理论,讲得多好呀!现在连“一党之主、一国之首”的毛主席也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是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国家要大祸临头了!   李氏走后,毛氏则在屋里踱步吸烟,又坐在沙发上喝茶默想。他说: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我今年63岁,但还不够耳顺。听了鹤鸣兄的话很逆耳。以后我要同他多谈谈。   在那个年代,李达还明确反对“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风”。他甚至说,象这样搞下去,共产主义会变成破产主义,大跃进会变成大后退,人民公社会变成人民空社。”(上述材料摘自李振霞主编的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十哲》一书的36-38页)   为什么1958年的大跃进遭到完全的挫败?上述材料就给了一个哲学的或智慧学的准确回答,那就是“主席脑子发烧一点,下面就会不得了……。我们国家要大祸临头了!”   在中国历史上,最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的书,我想是《易经》。历史上先后有许多人研究《易经》,写了好多好多的书。明代的李汝珍写了一本《镜花缘》的长篇小说,小说里说“唐代”(按:应为明代,李汝珍是明代人,小说里说的书有些是唐代以后的作品)就有94家研究者或注者。《镜花缘》的第18回,“辟清谈幼女讲羲经;发至论书生尊孟子”里就描写了当时人们热衷于研讨易经的盛况。   “话说多九公思忖多时,得了主意,因向两女子道:“老夫闻周易一书,外邦见者甚少。贵处人文极盛,兼之二位才女博览广读,於此书自能得其精奥。第自秦、汉以来,注解各家,较之说礼,尤为歧途叠出。才女识见过人,此中善本,当以某家为最,想高明自有卓见定其优劣了?”紫衣女子道:“自汉、晋以来,至於隋季,讲易各家,据婢子所知的,除子夏周易传二卷,尚有九十三家。若论优劣,以上各家,莫非先儒注疏,婢子见闻既寡,何敢以井蛙之见,妄发议论。尚求指示。”   多九公忖道:“周易一书,素日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至多不过五六十种;听此女所说,竟有九十余种。但他并无一字评论。大约腹中并无此书,不过略略记得几种,他就大言不惭,以为吓人地步。我且考他一考,叫他出出丑,就是唐兄看著,也觉得欢喜。”因说道:“老夫向日所见,解易各家,约有百余种,不意此地竟有九十三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