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写作指导.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语文写作指导

2017年高考语文写作指导:思辨力 述文中的钙质早在2016年高考前夕,不少专家就指出,2016年高考作文将着重考查考生的思辨力。结果高考卷一出来,许多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目就验证了专家预言不虚。不少考生走出考场后感叹,2016年的高考作文不好写,尤其是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文学才情难以发挥,平时准备的写作素材用不上,好不容易凑足800多字,真是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考生之所以感到2016年的高考作文难写,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平时对于思辨力的训练不足。不少考生平时写作的论述文松垮疲软,多半都是思辨力不足所致。一、什么是“思辨力”?“思辨力”这一概念有两种解释:一是哲学上指运用逻辑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推导的思考力;二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就中学生的论述文写作而言,我们所说的“思辨力”主要指后者。具体而言,思辨力就是说服论证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选择、判断、鉴别等能力。思辨力既包括思维能力,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二、“思辨力”的特征有哪些?先来看一个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上、饭馆里、电梯上、马路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朋友聚餐、家人团聚,“低头族”依旧忙着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小孩子也在加入。“低头族”源自英文单词phubbing,是一个完全被杜撰出来的单词,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大意是因玩手机而冷落了周围的人的行为。2012年这个词被收进了澳大利亚全国大辞典。很显然,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全球蔓延。要求:选准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结合上述作文题,我们来说说“思辨力”的几大特征。(一)条理性不少考生写完作文,总爱感叹:我是东拉西扯啊,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写了什么。比如讲到“低头族”的危害,有的考生一会儿讲手机的发明者,一会儿讲手机的好处,一会儿讲有人走路时玩手机掉到池塘里淹死的故事,一会儿讲自己玩手机的经历,一会儿讲同学玩手机被班主任收缴的糗事。这种“猪八戒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写作习惯,就是思维缺乏条理性所致。要改变这种写作习惯,不妨通过列提纲的方式来训练自己思维的条理性。“磨刀不误砍柴工”,运用草稿纸,列一列写作提纲,理清思路,很有裨益。提纲示例如下:“低头族”的危害有哪些:1.疏远冷落了亲情、友情;2.影响了学业和工作;3.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怎样拒做“低头族”:1.加强自控能力,掌握适度原则;2.培养多种爱好,让精力适当分配;3.善假于物,借助外力规避“低头”。有了上述提纲,加上合适的名言、事例论证和必要的说理剖析,一篇像样的论述文就能“立”起来了。(二)严谨性思维的严谨性要求思想周密,语言表达无懈可击。不少考生思维粗疏,下笔匆忙,语言粗糙,行文破绽甚多,文章中不合情理之处俯拾皆是,得分自然不高。“千年前的李白在唐朝便告诉我们:低头时,思念的是故乡,是亲友们,而不是低头玩着手机让亲情逃走。”请问:李白在千年前就预见到手机会让亲情逃走吗?“当我们坐下和妈妈聊天时,会不会突然了解到她常半夜头痛到打滚?当我们和爸爸一起吃饭且不玩手机时,会不会及时知道他的手指常常不能弯曲?”请问:爸爸妈妈们全都不是头痛就是手指僵硬吗?以上所举的作文语言,经不起推敲。而经不起推敲的语言,反映的是考生思维的不严谨。平时多读,甚至将一些具有典范意义的论述性文章熟读成诵,从而培养起良好的论述文语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三)辩证性有个成语叫“不愠不火”,意思是做事情既不沉闷,也不过火。要写好论述文,也要做到“不愠不火”,既要避免“力有不逮”的说理不到位,也要防止“过犹不及”式的过头话,说理偏颇。而后者,即观点偏颇现象,在高中生论述文写作中尤为多见。比如说到“低头族”的危害性,一些考生就将手机说得一无是处。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手机可以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如果将手机当作学习、生活的正当工具,手机天使一面的品性就会显露出来;而如果将手机纯粹当作玩具,沉湎其中难以自拔,手机就会变成魔鬼。具有辩证思维的考生才能言之成理,理能服人。一位考生在《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文中如是写道:过分依赖手机,会让我们的健康受损。现在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常常通宵达旦地玩手机,长期低头对着屏幕,戴着耳机,敲打键盘,不仅影响人的视力、听力,还会造成身体免疫力的下降,思维神经的混乱。过分依赖手机,会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会让我们与现实生活脱节,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由于习惯了过度依赖手机,很多人不愿与人交往,造成了自闭症,甚至有人形成一种异化人格,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过分依赖手机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