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件德国文学
第三节 德国文学 一、启蒙时期,狂飙突进,古典时期(1786 -1805) 二、莱辛(G. E. Lessing, 1729-1781) 三、席勒(Schiller ,1759-1805) 四、歌德(Goethe ,1749—1832) 启蒙时期(1700-1770) 德国启蒙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8世纪40年代为界,前期代表是高特舍特,推崇古典主义和“理性”,主张以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为典范来建立民族戏剧,反对“想象”; 后期代表是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 狂飙突进时期(1770-1785) “狂飙突进”这一名称来自于德国剧作家克林格尔同名悲剧。作为一场运动,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叶的德国。“狂飙突进”作家反对启蒙作家提倡的理性及道德教育,而代之以疾风暴雨式的激烈的反抗;推崇“天才”,强烈要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富有狂热的幻想、奔放的激情,其作品充满浪漫气息和感伤因素。 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柏里欣根》、《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 “狂飙突进”推动了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把德国文学从狭隘的范围引入欧洲文学的广阔领域。 “古典”时期(1786-1805) 德国的“古典”文学:从1786年歌德到意大利旅行开始,到1805年席勒逝世为止,德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即“古典”文学时期。其基本特点是:(1)以人道主义为最崇高的理想;(2)强调艺术的伦理教育作用, 致力于培养完整、和谐的人;(3)推崇古希腊艺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特色,追求肃穆恬静、清晰明朗、庄重和谐的风格。 德国“古典”文学不同于法国古典主义,它推崇的是古希腊艺术的风格和人本主义精神,而不是模仿它的形式、格律、规范。 德国“古典”文学不仅是德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而且与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古典音乐(巴赫、贝多芬、门德尔松、舒曼等)一起,构成德国古典文化的高峰。 莱辛G. E. Lessing, 1729-1781 莱辛重要的美学著作是《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1766)。绘画描绘“赋予包孕性的”、“给想象以最大活动余地的时刻”,诗描绘“动作”,强调行动。 悲剧《爱米丽亚·迦洛蒂》。 哲理剧《智者纳旦》 席勒(Schiller ,1759-1805) 《强盗》(1781)充满批判热情和抗暴精神,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青年对封建专制的反抗。 《阴谋与爱情》(1783宰相的儿子裴迪南、平民女子露伊斯的爱情遭到宰相的阴谋破坏,酿成悲剧。反映贵族与市民的冲突,爱情与宫廷政治阴谋的矛盾。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1795)、《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6) 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1781,1784) 提琴师米勒 宰相→公爵→公爵的情妇 ∣ ↖ ↙ ∣ ↗ ∣ 伍尔牧 ∣ ∕ ↓ ↙ ↓ ∕ 露易丝←—→斐迪南(宰相之子) ↘ 宫廷卫队长 剧本在宫廷政治阴谋和爱情悲剧的有机联系中,表现了 18世纪德国宫廷贵族和市民阶级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揭露了 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暴行,歌颂了市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并 透露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内在变动的消息。 席勒在“古典”时期的创作 席勒以其剧本《堂·卡洛斯》(1787)实现了从“狂飙突进运动”向“古典”文学时期的过渡。该剧已无有《阴谋与爱情》那样的锋芒。 《华伦斯坦》三部曲(1793-1799)包括《华伦斯坦的阵营》、《皮柯乐米尼父子》和《华伦斯坦之死》。 《奥尔良的姑娘》(1802)取材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法国女英雄贞德的故事,写她因爱情放走了英军将领,而在自己被俘后却能战胜感情,重返战场后负伤而死。席勒自称其为“浪漫的悲剧”。 最后一部剧本《威廉·退尔》(1804)取材于14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历史和传说。剧本的舞台语言激情洋溢,其反抗异族统治的呼声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歌德席勒合陵 歌德Goethe ,1749—1832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领域都有建树。 早期创作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相联系,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 晚年重要作品有《诗与真》(1814),成长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1795—1829),诗集《东方与西方合集》(1819),诗剧《浮士德》(1749—1832)。 《少年维特的烦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矽力杰产品规格书SY5055.pdf VIP
- 道闸项目报价清单.xlsx VIP
- 贵州省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AASHTO-LRFD-SI-2007(4)桥梁手册第四章中文版.doc VIP
- 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AASHTO LRFD桥梁设计规范).docx VIP
- 迅达常用备件识别号查询手册_Ae5.pdf VIP
- 数学学科业务工作报告.pdf VIP
- 2023年春学期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docx VIP
- 基于AASHTO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的应用与研究.doc VIP
- 小班科学方方和圆圆教案反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