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滁州地方民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滁州地方民调查报告

滁州地方民俗调查报告 ——婚丧嫁娶,节日习俗 我的家乡在山好,水好的安徽滁州。滁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缘,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皖东区域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北翼城市。郡起元徽,州建大同,名始开皇,文扬庆历。开天首郡,金陵锁钥,江淮保障,逾史千年。形兼吴楚,气越淮扬。像其他地方一样,滁州也有它的特色民俗,在这里,我主要从婚丧嫁娶,节日习俗这方来介绍滁州地方民俗。 一、婚嫁 旧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男婚女嫁,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经媒人说定,双方即行订亲礼,就算是把婚姻定下来了。其程序如下: 送庚帖由媒人将女方“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送交男方家,男方家将所送“年庚八字”放在祖宗牌位前的香炉下压着,通常经过10天“天合”后,再请算命先生“命会”,生辰若无“冲克”,媒人就互通双方愿结百年之好。俗称“合八字”。 纳采男女家双方同意择一“吉日”,由男方家备聘礼(鸡鸭鱼肉、糕点、茶叶和4对或8对布料)请媒人连同庚帖送交女方家,为“下礼”,又称“下茶礼”。女方家至亲来“捧场”,男方家还要包份茶礼(小茶壶和茶叶)给女方至亲。当日,女方家备礼品回赠,作为正式订婚礼仪,又称为“回好”。通信届嫁娶之年,男方家将择定好的结婚日期,托媒人带着备好的礼物通知女家。女方家则将成婚必需衣服、首饰等(俗称“彩礼”)开出清单,交给男家预备,于婚期前送交女方家备用。   结婚出嫁的姑娘,要在婚期前10天“扣饭”(减饭量)。临嫁前几天,女家将陪嫁妆奁送往男方家,以便布置新房。婚前一天,舅舅来贺喜,要升号放炮(鞭炮)。迎娶之日,男方家备花轿,雇乐队,带礼品,由全福小孩压轿,到女方家接新娘。其赠礼中必有满坛酒和连条肉,酒为“丢娘酒”、肉为“离娘肉”。新娘黛眉粉妆、头蒙红盖头。出门时脚不能履地,须由其兄或弟背上花轿。新娘离家时必哭一场,称为“哭喜”,俗云:可以弃苦就乐。起轿时,娘家向轿底下泼一盆水,意为“嫁出门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路上,鼓乐齐鸣。轿至,男家大门紧闭不开,谓之“抑性子”。顷刻开门,迎新娘下轿。接轿妇人用捎袋(即红布袋或麻袋)两条在地下轮流翻转铺地作毯,新娘由伴娘牵引着走于红布袋上,传袋人边轮传边诵贺喜词,如“捎袋传口袋,一袋传百代……”,谓之可以传宗接代(袋、代谐音)。“拜堂”时,先拜天地,次拜高堂(父母),再夫妻对拜,继而向亲友长辈行礼。致贺的女客,皆致送“拜金”(塞红包)。进入洞房,由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红盖头,同吃洞房饭,喝交杯酒,为“做富贵”。至晚,众人“闹洞房”。“闹洞房”三天不分大小(即不问辈份高低、年龄大小),青年人随意出嬉弄性难题,摆布新娘,逗引哄笑。洞房内的被单、箱子、抽屉里摆有花生、红枣、桂圆,意为早生贵子。 现在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基本不存在了。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婚的,有少部分是通过相亲。在我们那边要结婚的两个人必须先见彼此的父母,见过父母之后,等觉得合适结婚时,双方父母见面吃饭,然后定亲。定亲时,男方应该下彩礼,在我们那边彩礼一般是俗称的“三金”,再加上一些礼钱,礼钱的多少一般是女方家要的,不同的人家要的钱也不一样。女方出嫁时,女方父母应该准备一些东西陪嫁,现在这些东西基本上是一些电器,家具之类的。女子出嫁当天 ,就在男方开车来接的时候,接走时,女子的母亲要哭,这跟旧式的婚姻有点像。现在“闹洞房”仍然是一个有趣的节目,现在闹洞房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闹洞房时常会闹的声势浩大。近年来一些五花八门的闹洞房怪招,以传统婚俗的名义大肆恶搞新人,让性私密当众表演,使新人当众出丑、苦笑奉陪。 现在结婚一般为三天,三天后得回门,也就是夫妻二人携礼偕行回到女方娘家女方均须以盛筵招待,并请人作陪。这样这次婚礼才能算是结束了。 二、丧葬 老人死后,全家人嚎啕大哭,在床前烧纸。为死者沐浴净身,有的用白稠或白布裹尸后,再穿新衣服、新鞋袜,穿戴完毕后移尸于堂屋的木板上,脸盖草纸,脚前点灯,设香案,亲属头扎白布,腰束丝麻,脚穿白鞋。然后入棺,几天后出殡、下葬(即入土为安)。葬后还有一些礼仪,即初葬之日,每日黄昏于坟前烧纸,其后以死日计每七,“七七”为止。满一百天为“百期”,三周年以内家中不娶不嫁。现在会叫一些戏班子来吹锣打鼓以示哀悼 开吊发引(出棺)时,棺前放“铭旌”(俗称“招魂幡”),铭旌前放供桌,两旁挂祭幛、挽联,放置冥器(纸扎的生活用具)。吊丧人在供桌前行礼,子孙跪哭。 抬棺有16人,上覆棺罩及木制龙头、凤尾、太平床、松圈等物。一路撒冥币,爆竹连天,意为给死者“送盘缠”。沿途亲戚“路祭”(家门前供公鸡、鲤鱼、猪头三牲),孝子须叩首致谢。抬棺快到墓地时疾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