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纳米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XX学院 XXX □摘要:纳米结构材料因其性能优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讨论了纳米材料在锂电池应用上作为锂电池的正负极与电解液时,与传统锂电池相比的优越性能(高容量、高功率、高安全性)以及尚存的一些问题,进而畅想了纳米材料在锂电池上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纳米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极 电解液 高容量 高功率 高安全性 未来发展趋势0 \3 ]! [1 `, L% o( + h??W8 x P; m锂离子电池是现代材料电化学学科的一个巨大的成功,虽然这类电池已被成功地商业化化,但可携式电子产品对电池轻、薄、短、小与高容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先进的纳米科技在此一趋势下扮演了重要角色,採用纳米材料的锂电池技术可达到高容量、高功率、高安全性的效果,在未来的市场应用上具备深厚潜力。 9 \4 w. @% \ X$ d Y. t7 Q: i/ Y! A5 M$ X 一、电极 0 f$ u5 o??o c4 q{【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存在一些潜在的优缺点】 ^5 f0 l: j/ P4 J p0 n+ r h5 W8 l优点:1.更好地释放锂嵌入和脱嵌过程中的应力,提高循环寿命;2.可发生在块体材料中不可能出现的反应;3.更高的电极、电解液接触面积提高了充放电速率;4.短的电子输运路径与短的锂离子传输路径。* }; t3 l; w: l z1 p. b+ g 5 j- z9 i$ 缺点:1.高比表面积带来的不可预期的电极、电解液反应增加,导致自放电现象,差的循环性能及寿命;2.劣等的颗粒包装技术使其体积能量密度很低,会限制它的应用;3.电极合成过程可能会更加复杂。. a! E% d: K; X$ y8 X ( i q6 H. g% i3 O; W认识了这些优缺点,人们已经加大在负极材料及最近展开的正极材料的研发力度。 , [% n1 _ }4 H a, f9 ^2 y3 _; i+ M/ ~: A0 `0 Q% |* t( I1 O3 TⅠ、负极 0 U4 Z% A# d5 }- 【0 y) G E+ w: h% B b储锂金属存在的问题】 ( [. T4 H+ @1 G0 k# U9 p8 储锂金属中锂的嵌入再加上相变会导致体积发生巨大的变化,产生的应力致使金属电极断裂破碎,电阻增大,存储电荷的能力骤降。6 g/ U8 R7 u( K) |0 B. `3 ` 【/ s9 o V??S) B) m 活泼/惰性纳米复合】7 k p0 E) ^) O1 Q ) l# q! S0 A @??V# a??m 该方法包含了两种材料的混合,一种与锂反应,另一种作为惰性的局域缓冲。在这种复合材料中,活泼相纳米级金属团簇被包裹在惰性非晶相基体中,在嵌锂过程中很好地消除了产生的内应力,从而提高了合金化反应的可逆性。; y V9 F; }3 t% % L1 l/ c3 U1 g8 D8 【- W0 K, }) r. L7 J m9 6 k E??T1 Q??v1 q5 E% [) f+ \纳米形貌特征对循环性能的贡献】) |/ P: y8 `/ t [ a TiO2-B纳米管或纳米线材料可由简单的水相合成途径大量合成,是一种优秀的锂嵌入载体,具有优异的可逆循环容量。6 p# B2 i% N9研究发现纳米碳管的充放电容量可以超过石墨嵌锂化合物理论容量的一倍以上,但同时也发现与其它碳材料相比,纳米碳管作为负极材料存在电位滞后,而且存在明显的双电层效应。0 W6 o# V Z8 L1 |7 H??g0 X, b( z 【/ U3 n; V; u1 ^3 s3 r- m5 L C W; n颗粒度的降低拓宽了对电极材料的选择范围】d6 W5 c. t# s2 ~8 w$ N ) l+ t+ 纳米尺寸研究上的突破可能会迅速地改变人们对无机材料的化学、电化学反应原有的认识,先前因不满足传统锂插层标准而被否决的材料现在也值得重新思考。宏观纳米级赤铁矿颗粒与锂的反应活性的对比实验显示,纳米级赤铁矿颗粒在可逆插锂过程中容量达0.6Li per Fe2O3,而无相变发生。# {5 ] Z2 K F Ⅱ、6 B) I??n, r; o- T5 h47 ?; C! C1 w!$ V1 G0 g+ c$ i% D+ y! R* E正极 9 [9 B n: y3 p) M4 ` - i 【纳米正极材料使用中的稳定性问题仍待解决】 R??R( X+ E1 @% k??P2 T ( |# t4 e7 @ d, K. I传统正极材料的使用致使与电解液的反应大大增强,特别是在高温区,出现了在微米级别正极材料的使用中未尝遇到过的安全性问题,如Mn的溶解,Jahn-T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