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最新详细导学教案
登岳阳楼
教学目标:
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体会此诗景物描写特点与诗人情感;
2、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过程:
一:岳阳楼简介与写作背景:
(一)岳阳楼:
雄踞岳阳市西门城头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一道横梁,这在祖国古典建筑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顶的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传说中,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鲁肃检阅大军的地方。
(二)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这时杜甫身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离去世只有两年。当时吐蕃进攻,京师戒严,战争频繁,处于多事之秋。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杜甫抱病登上岳阳楼,凭轩远望,忧国伤时,悲从中来。
二、课前预习:
(一)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二)划分全诗结构并概括全诗意境特点。
1、全诗结构:
引题(首联)——交代背景 写景(颔联)——宽阔广大
个人境况(颈联)——凄凉落寞 国事艰难(尾联)——广阔胸襟
2、意境:宽阔宏伟
三、课中讨论、合作探究
1、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 你是否同意?
不同意。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
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
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
2、赏析 “坼” “浮”二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两句中的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景——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情——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两句诗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一“无”一“有”,曰“一”曰“孤”,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亲朋音讯阻绝,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漂泊!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练字遣词十分精确,准确刻画出已五十七岁﹑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孤独凄凉的诗人形象,读后令人肝肠欲断。
5、思考:前四句与后五、六句在意境和感情上有什么变化?
意境——宽阔广大转为狭窄具体 感情——喜悦自豪转为凄凉落寞
6、思考:为何有这么巨大的变化?请从作者的胸襟和遭遇思考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转为人生坎坷,怀才不遇,年老多病,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前后遭遇形成对比, 是形成变化的原因。
7、诗的尾联写道“凭轩涕泗流”,作者为什么要“涕泗流”,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尾联写自己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园,不仅涕泪交流。诗人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哭,这样的结尾使得全片境界更高,格调更高了。全诗抒写的感情是孤苦忧郁的,但描绘的景物却是壮阔无经的。从壮阔无比的景物中可以窥视诗人胸怀的广阔,决不因身世的漂泊就一起消沉。这就是“诗圣”的可敬佩之处吧!
四、小结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五、将此诗与《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对比,比较两诗的诗境与风格的不同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情感。李白此时遇赦,遇见如此美景,心情无比欢快。杜甫则是四处漂泊,忧国又思亲,自然流露出沉郁之感
2.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如:云间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三单元Speaking and Warming up.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 new words and warming up.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 Theme parks---- Exercises.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 Revision of grammar晚练.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 Theme parks---- Fun And More Than Fun.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 Theme parks---- language points.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 Theme parks---- Using language Futuroscope-Excitement and Learning.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 Theme parks----Word formation.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A Basic Writing--How to write an announcement晚练.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教案:第五单元 Writing And Expressions、晚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