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六 第20课 赠黎安二生序(自读课)(含答案)
第20课赠黎安二生序(自读课)
走近作者
曾巩(见《越州赵公救灾记》)
相关背景
这是一篇赠序。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赠黎安二生序》。
文意感知
本文针对黎生提出写古文遭到当时人嘲笑一事,提出作文要志于道,不取悦于世俗的主张,勉励黎安二生坚持学习古文,反对只迎合流俗的俗文,表现了作者对“道”的不渝的忠诚。
思维导图
一、古今异义
1.余之同年友也
古义:科举制度中同科考中的人 今义:同一年
2.而其才力之放纵
古义:奔放纵横 今义:纵容,不加约束
3.请予言以为赠
古义:把它作为 今义:认为
4.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
古义:此处指文笔奔放不拘 今义:奔驰
二、一词多义
1.患
2.善
3.诚
4.友
5.遗
6.笑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若不可极者也 看到尽头
②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立志奉行
2.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迂之小者耳 小问题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也”表示判断)
2.被动句
患为笑于里之人。(“为”表被动)
3.省略句
里之人皆笑(之)以为迂阔。
4.状语后置句
(1)既得之于心矣。(状语“于心”后置)
(2)孰有甚于予乎?(状语“于予”后置)
5.宾语前置句
将何言哉?(宾语“何”前置,正常语序为“将言何哉”)
6.固定句式
则有以合乎世。(有以:有用来)
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何用意?
明确:
位置 内 容 用 意 段首 写苏轼的推荐,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以文坛大师苏轼的盛名烘托黎安二生,谓其不可轻视 段中 写会其人,读其文。称赞其文章境界宏伟,文思奔放 突出二生的文才 段尾 应开头苏轼的推荐,称赞苏轼善知人 夸赞黎安二生
2.如何理解文中的“迂阔”?自谓“迂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所谓迂阔,是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迎合世俗偏见,而又有一种执著的信念,矢志不渝。
这篇赠序中黎安二生之迂,只是属于为“文”之迂,是文风问题;而作者之迂,是为人之“迂”,则是“道”的问题。赠言中,曾巩自谓“迂阔”,且以“迂”为善,表现了曾巩决不附和倾颓世风,对“道”的不渝的忠诚。本文正话反说,自名“迂阔”,其实是讥世之词。
3.怎样理解文中所运用的委婉的表现手法?
明确:作者明明表达了自己的是非观,却在提法上留有余地,即劝诫黎、安二生“择而取之”,但如何定夺,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决定。作者还在结尾处提出,希望二生转告苏轼,问一问他“以为何如”。这不仅表明作者的谦虚态度,而且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4.文章最后所说的“择而取之”在文中应如何理解?
明确:作者希望黎、安二生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而要在古文与时文、道与世俗这些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
写法鉴赏
1.正话反说
作者前文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的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名之,显示了世俗的谬误。正话反说,文曲意直,显示内在的锋芒。
2.意境含蓄
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本来,此文是为自己不合世俗、怀才不遇而发,作者心中郁积着不平和愤懑。但文章开头,却以温和平缓的笔调,叙述好友苏轼向他推荐黎安二生。接着叙述黎生将外出做官之际,因他与安生“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请求作者为他们“解惑于里人”。至此,才刚刚接触到全文的中心。文章一半已过,还没有露出一点锋芒。
3.善选文眼
所谓“文眼”,是指揭示全文主题的字眼,是文章立论和结构的中心,往往也是把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关键。不难看出,这篇文章的文眼就是“迂阔”二字。从行文上看,全文紧紧围绕“迂阔”二字来写,文章议论的中心也在于“迂阔”二字。文章的主旨是为了表达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文眼,文章的结构才显得这样严谨利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章才没有因为它的柔婉曲折而染上枝蔓冗赘之病,相反,却呈现出一种峻洁之美。
素材挖掘
曾巩落第不落志
曾巩初次赴京应试是北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当时他只有17岁,也是第一次和王安石交游。京都举试每三年一次,到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曾巩三十九岁考中进士,已历八次科考,所以人们对曾巩举试有七次落榜之说。
他和大弟曾晔科考落榜之后,返回建昌军南丰,乡里有些和他家关系不怎么好的人,还做了首诗嘲笑他们:“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曾巩没有把旁人的奚落放在心上,发愤带着几个弟弟刻苦学习。在盱江南岸山岩洞中苦读习文。这就是后来的“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7 纪念刘和珍君第三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8 小狗包弟第二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优美的汉字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1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2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8 小狗包弟第三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7 纪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作文教学——结构模式与分论点确立.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判断句习题课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八 第23课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16课 《伶官传》序(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六 第18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第32课 泷冈阡表(自读课)(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1课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自读课)(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十 第30课 祭欧阳文忠公文(自读课)(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第31课 柳子厚墓志铭(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十 第29课 祭十二郎文(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四 第14课 后赤壁赋(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四 第12课 钴鉧潭西小丘记(自读课)(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专题04:论证结构与思路-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写作教学的探讨.pptx VIP
- 2025年中国DBE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 VIP
- 筑牢金融数字防线:商业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革新.docx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五章薪酬管理.ppt
- 《让子弹飞》剧本.doc VIP
- 2025年水环境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DB4201T 620-2020 液化石油气供气场站设置技术规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