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说教法、学法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 一把斧头贯全文 得到失去亦深省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第7课。这篇课文语言朴实、含义深刻、篇幅短小,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贯穿全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靠锋利的斧头得来一切的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整篇课文紧紧围绕着“保护环境”的主题,通过质朴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让孩子们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学习反思,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地深化了主题。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 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通、读懂课文,明 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 毁灭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四、说学情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课堂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通过读悟结合的方法基本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学生的心灵中潜藏着很强的环保意识,小村庄的故事能进一步把这意识激发起来。叙事说明事理的表达方法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图文结合法 读悟法 研究体验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一)、以“斧头”为主线,引发矛盾冲突。 1、 赏景导入新课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图文结合:感受美 “不知从何时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村民们靠这把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2、自主学习,读课文,谈冲突 得到 ? 斧头 矛盾冲突 失去? (深省) ( 二)、以“留白”为契机,挖掘文本含义。 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屋,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 。 树木变成了 , 树木变成了 , 树木变成了 , 树木变成了 。 房子 家具 工具 柴烟 得到了: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三)、以朗读代解说,体验语言文字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不断 变成 没喘气的大雨 “一年年一代代”和“多少年多少代……. 以前的村庄 现在的村庄 深思:难道这一切都是斧头的罪过吗?你想对“斧头”或是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悲惨的结局呢? 小小研究者 从森林到草原,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国到世界,我们无不听到绿色的呼救。随着人类将斧头伸向森林,人类也把斧头伸向了自己。当人们向绿色迈出掠夺的脚步时,人们也把自己引上了灾害之路。 绿色在呼救!这呼声悠长而凄厉,久久地回荡在我们的耳边和心里。 1、观察日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2、设计保护环境的标示语。 3、小组合作,办一期“我是环保小卫士”手抄报。4、续写后来小村庄有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七、说作业 (任选其二)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