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文学鉴赏 -
中外文学鉴赏 中外诗歌产生与发展的轨迹 中国诗歌的产生与流变 诗歌是最早诞生的文学,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出现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文明,也孕育了诗歌。 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的真正诞生,成为了诗歌发展的源头,并确立了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体地位。 五言诗兴起于汉初,发展至汉乐府,而最终成熟、完善于《古诗十九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由古体至律体的转变期。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期。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词与曲的发展到了顶峰。从词的产生、发展和功用看,它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文学性与音乐性。中国古典诗词盛于唐宋,之后,日趋衰微。 中国现当代新诗,即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产生、发展、成熟的以白话形式创作为主体的自由体诗,完成了中国诗歌由旧体向新体诗的转化。 西方诗歌的产生与流变 希腊诗歌事实上是一切诗歌的先行者,它对后世欧洲的各种文学体裁具有源头性的意义。 中世纪的近千年时间都是由基督教文化笼罩的。诗歌种类除了有宗教诗歌之外,还有英雄史诗、骑士诗歌、法国普罗旺斯抒情诗歌等。 浪漫主义诗歌强调艺术的创造性,特别重视情感与想象,反对新古典主义诗歌的清规戒律与理性主义,又从中古文化寻找灵感,这一时期的抒情诗的创作达到鼎盛期。 20世纪诗歌发展呈多元化趋势,总的趋势是反对浪漫主义诗歌过分强调情感的宣泄,要求摆脱强烈的主观性,而逐渐趋向客观化。 社会文化对诗歌的影响 诗歌以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丰富的艺术想象,精粹、凝练的语言,将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人物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通过浓烈的情感抒发,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本质。 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 宗教、哲学的影响 语言特征的影响 中外诗歌的诗性特征 诗言志与“模仿说” 中国诗歌本体观念起源于“诗言志”说,这种诗论高度强调诗人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诗人感与外物而生的内心活动作为创作的本原,一开始就把它视为诗人的内心凝聚。言志之说,在中国是一个最古老的观念,是我国古典诗学体系的基础。 模仿说,是最古老的艺术学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或者展现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浪漫主义兴起之前一直占主导地位。 亚里斯多德关于“模仿”的定义却融合了如下两重含义:其一,文学作品是现存现实的呈现;其二,作品本身就是一实体,并非仅仅是对事物的反应。前一种意义的模仿说竟主宰了西方近两千年。 中外诗歌的对比分析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叶芝 )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中外古典诗歌比较 (一)西方诗歌重叙事,中国诗歌重抒情 (二)西方诗歌多透出巨大力量与哲理沉思,中国诗歌多注重自然与情趣的契合 (三)西方诗歌重宗教情操,追求永恒;中国诗歌重现世人生,追求实际 (四)西方言情诗铺陈奔放,中国言情诗含蓄精练 中外意象诗的比较 西方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比较分析 1、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都注重意象的创新。 2、西方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都注意语言的锤炼、简洁。 3、都善于运用并置、重叠的意象,达到较强的艺术效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