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复习的资料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P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组成、结构、特征、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运行机制。
P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异规律
(2)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
(3)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信息传输)
(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
P11.地球运动及其环境效应
(1)自转:昼夜更替,地方时,地球偏向力
(2)公转: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
P12.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一)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作用于地表,由于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了行星风带的产生,季风的形成,水汽的运移,洋流的产生以及风化作用的进行。
(二)引力的影响
(三)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
(1)改变了地表形态,造成了陨石坑与环形山
(2)导致地震
(3)导致地表环境灾变
(4)导致岩石圈的破裂,引起板块分裂与运动。
P14.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
一.能量的来源(地球内能,地热)
二.物质的交换(地内系统、地表系统进行物质交换)
三.地内活动的其他环境效应(火山、地震、地磁、重力场)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P19.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1.垂直分层2.水平分异3.立体交叉4.多级嵌套
P20.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一.物质运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二.地球表层系统的可预测,可调控的功能
P21.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作用与影响
1.地球表层环境在人类演化与诞生中的影响
2.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
3.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戏那个
4.地球表层元素组成与人类健康
5.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6.地球表层环境的社会发展的影响
P25.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1.改变地表环境结构
2.改变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
3.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
4.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
5.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
6.对资源消耗与破坏
P27.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摆正人类自身的未知
(1)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
(2)地球表层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了地球表层环境,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3)现在的人类,不再是以前的人类,人类能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
(二)建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自然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P34.矿物组成
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P36.岩石组成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
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P37.火成岩
1.岩浆:是指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成的高温粘稠状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2.岩浆作用: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叫做岩浆作用。
3.岩浆作用的两种方式:
1)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上部时,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2)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4火成岩的矿物成分
组成火成岩的矿物以硅酸岩矿物为主,其中最多的是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火成岩按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超基性岩二氧化硅45%
2)基性岩二氧化硅45%-52%
3)中性盐二氧化硅52%-65%
4)酸性岩二氧化硅65%
5.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的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岩石相接触的关系,称为岩浆岩的产状。
6.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1)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本身特点(如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形状等)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特征。
2)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特征
P41.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
二。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1.沉积岩的产状一呈层状为最突出的特点。
2.层理是指岩石的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
3.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压扁层理,交错层理,逆变层理。
4.层面构造是指上下层面中留下的岩石成因有联系的各种印模和痕迹。
5.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三。沉积岩的主要类型:碎屑岩类,粘土岩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络系统的设计的方案.doc
- 网络营销15.宝马汽车互联网营销推广的的策划的方案.doc
- 网络营销05.沃尔玛中国区市场营销推广的方案.ppt
- 网络营销19.家博会营销推广的的策划的方案.ppt
- 网络营销4p的策略.ppt
- 网络营销4网络品牌及产品的策略.ppt
- 网络营销5价格及网络定价的策略.ppt
- 网络营销EasyCom互联网营销推广的的策划的方案.doc
- 网络营销——理论实务的案例实训参考的答案与提示.doc
- 网络营销8在线客户的关系管理.ppt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