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的风险赵定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输血的风险赵定ppt课件

卫生部对采供血机构违法行为的惩处 2007年卫生部通报广东省揭阳市中心血站违法采供血液的查处情况。 存在的问题:大量采集有偿供血者的血液,存在组织卖血的情况。 处理结果:揭阳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中心血站站长、副站长撤职,6名血头被追究刑事责任。 严重的输血风险因素(英国) 抗体筛查失误: 77例严重的非ABO系统血管内溶血反应(多数因为抗-JK抗体),其中10例死亡。5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这15例病例中,有13例是由于违反了标准操作规程(使用过期的筛查细胞) 英国7年严重输血风险因素的统计 213例输血反应报告,29例严重反应; 8例死亡(4%) 2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10%) 24例严重延迟性输血反应者,可以通过完善的输血前检查避免发生 没有成功鉴别抗体及获得抗原阴性的血液 临床输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省份调查) 2008年山西省卫生厅医政选定了5家省级医院,2家市级医院和8家县级医院,组织这些医院的输血科主任和血站负责人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临床医师不了解《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输血适应症的规定; 2、临床用血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3、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效果不佳; 4、输血科指导临床用血的意见难以被医师接受; 5、临床输用红细胞制剂存在适应症过宽的问题; 6、临床输用血浆不合理使用的比例在50%以上,如为了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合、代替白蛋白、同红细胞合并为全血等,是临床血浆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 7、临床不合理用血,造成血液资源的很大浪费,患者身体的损害和医疗费用的增加。 2597份临床输血病例用血合理性的调查分析 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3月第21卷第3期 深圳市成分血中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的合理性输注的比例分别为66.44%、24.65%、97.97%、61.29%;各大科室中内科系统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的合理性输注的比例分别为91.54%、51.85%、98.86%和100%;外科系统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的合理性输注的比例50.22%、19.86%、89.58%和42.86%;不合理的少量血和搭配血的比例分别是47.05%和51.17%。 大连地区临床用血情况的调查 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5月第21卷第5期 4559次输血中2244次为不合理输血,其中血浆不合理的输注最为突出(占60%)。红细胞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未达到输血指征时输注而且输注量过大,血小板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二甲医院输注指征过宽,三甲医院非手术科室输注血小板不足一个治疗量,冷沉淀应用的主要问题是指征过宽。 福州地区临床输血现状调查 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5月21卷第5期 741份病历中,“合理用血”占43.9%,“部分合理”占44%,“不合理”“占16.1%。手术科室“部分合理”和“不合理”用血比例(67.5%)显著高于非手术科室(29.9%)。不同血液成分不合理用血的比例为血浆82.3%、冷沉淀66.7%、红细胞38.2%、血小板27.7%。 不合理用血的后果 增加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风险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增加输血管理的成本 增加医疗纠纷的机会 浪费血液资源 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输血风险 采供血机构(源头) 建立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全血成分血质量标准》以及采供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产品 开展血液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制备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 制备病毒灭活的血浆 大力推广临床使用辐照血液 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输血风险 临床医疗机构输血规范 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六条: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分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国家鼓励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1999年1月5日起实施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的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预防和降低临床输血风险 加强输血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 输血相关人员掌握用血的基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