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13PPT课件.ppt

第2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13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13PPT课件

* (2)ADMET(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 (3)毒性筛选 (4)结构新颖性筛选 (5)与受体对接的研究 * 八、通过组合化学获得 (By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组合化学是利用一些基本的小分子单元如氨基酸、单核苷酸、单糖及各种各样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或生物合成的方法,系统地反复以共价键装配成不同的组合,构建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化合物库。 组合化学能高效、大批量合成化合物,配合高通量筛选,大大地加速了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速度。 * 九、其他新发展的方法 (New Methods for drug discover ) 1、反义寡核苷酸 2、综合技术平台 * 对先导化合物进行合理的结构修饰,这种过程和方法称为先导化合物的优化(Lead Optimization)。 p25 第二节?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Lead Optimization) *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可分为: (1)传统的化学方法 (2)现代的方法: 包括CADD和3D- QSAR(在第三章介绍) * 先导化合物优化的一般方法 一、烷基链或环的结构改造 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三、前药原理 四、软药 五、硬药 六、孪药 七、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一、烷基链或环的结构改造 1、成环或开环 镇痛药吗啡→哌替啶 * * 2、插烯原理(vinylogues)(烷基链局部减少双键或引入双键) 抗癫痫药胡椒碱→桂皮酰胺类的衍生物 3、烃链的同系化原理 利福平(甲基哌嗪)→利福喷汀(环戊基哌嗪) * 电子等排体(Isostere)是指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相同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电子排列的分子或原子团,因而又称同电异素体. 凡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能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基团或分子都称为“生物电子等排体”。 生物电子等排可分为经典电子等排和非经典电子等排。 二、生物电子等排(Bioisosteris) p27 * 表2-1 经典的电子等排体 一价 二价 三价 四价 环内等排体 F,OH,NH2,CH3 -O- -N= =C= -CH=CH- Cl, SH,PH2 -S- -P= =N+= -S- Br -Se- -As= =P+= -O- I -Te- -Sb= =As+= -NH- -CH= =Sb+= * 非经典的电子等排体范围较广,包括 (1)能产生相似或相拮抗生理作用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2)疏水性、电性和空间效应等重要参数类似的电子等排体。 * * * 可达到四个目的 (1)用生物电子等排体替代时,得到相似的药理活性。 * (2)用生物电子等排体替代时,可能产生拮抗的作用。 如果替代H的F原子在生物反应中最终要除去的话,则可能产生拮抗作用。这是因为C-F键相当稳定,在生理条件下不易断裂,能在分子水平代替正常代谢物欺骗性地掺入生物大分子。结果导致致死合成. * (3)用生物电子等排体替代时,毒性可能会比原药降低。 如:钙敏化药伊索马唑 * (4)用生物电子等排体替代时,还能改善原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 * 3. 生物电子等排体设计的主要方法 (1)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见各章 (2)环等当体(ring equivalents)。 一些不同的芳香环和杂环相互替代后,可产生相似的生物活性,这些环被称为环等当体。 * 环等当体的替换适用于任何可能的环系统之间,例如H2受体拮抗剂: 西米替丁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罗沙替丁 * (3)环与非环的等排体 以下化合物均具有抗炎活性: * 第二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Basic Principles of Drug Design ) * 第二章 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早期寻找新药的方法多是基于经验和尝试,通过大量化合物的筛选与偶然发现。 * 随着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在上世纪后半期的迅速发展,定量构效关系、合理药物设计、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新药设计学也应运而生。 p16 * 人类基因组学与新药设计 1990年10月1日,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