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茶史

中华茶史 一、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传说时期: 《神农本草》在讲到茶叶的发现时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2.萌芽时期:饮茶的习俗逐渐传播开来,大约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唐以前《说文解字》,东汉《神农食经》. 3.发展兴盛时期,唐代茶艺开始向社会大众推广、普及.形成唐代特有的文化生活——茶艺。 《茶经》的问世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业专著;张又新《煎茶水记》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评水的著作。 政府建立茶榷制度,开始征收茶税。 4.繁荣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茶艺繁荣发展时期。点茶技艺颇为盛行,茶马交易.茶具也进入到全新领域。黑釉茶具备受推崇。 5.成熟稳定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茶艺大集成时期。白瓷、青花瓷仍占主流地位,紫砂茶具广受欢迎 6.衰退时期:近代茶艺衰退,直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复苏。 二、我国饮茶方法的演变 1.唐代煮茶法 茶叶生茶和贸易兴盛。建立了榷茶制度,征收茶税,对个地茶区实行贡茶制度(江苏宜兴,浙江湖州顾渚山)。 2.宋代的点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 点茶的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点茶法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流行至今。 点茶法也是宋代斗茶时采用的方法。斗茶有两条具体标准,一是斗色,二是斗水痕.当时福建生产的黑釉茶盏最受欢迎。茶文化空前繁荣。民间出现散茶制作,花茶研制成功。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执行“茶马互市”。茶馆业兴盛繁荣。 宋徽宗赵佶亲自写了茶书《大观茶论》,成为皇帝写茶书的第一人; 3.明清代的散茶冲泡法------我国的制茶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改为生产散茶,只要将茶叶置于茶壶、茶盏中用沸水冲泡即可,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的茶叶和饮茶方法,经水路传到了欧洲,经陆路传到了俄罗斯。花茶正式生产、乌龙茶、红茶研制成功。茶艺的发展推动了制瓷业发展。 三、中外饮茶风俗 (一)我国的饮茶风俗 1.汉族的清饮------吃,喝,品:重在意境,以鉴别茶叶香气、滋味和欣赏茶汤、茶舞为目的称之为“品”。最有代表性的饮用方式:啜乌龙、品龙井、吃早茶、喝大碗茶。 2.藏族的酥油茶 3.蒙古族的咸奶茶 4.维吾尔族的奶茶与香茶 四、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云南的野生古茶树,世界各国茶的发音及考古资料证实。 五、茶文化基本概念与范畴 (一)基本概念 茶文化: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品饮等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是指精神财富领域的内容。茶艺是茶文化的中心。 茶道:品茶之道。指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茶道注重精神享受和道德修养的提升。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二)茶文化的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 如:茶叶、茶汤、茶具、茶室等。 2.制度文化层: 如:古代贡茶、茶税、外贸、茶叶销售等。 3.行为文化层通常以茶礼、茶俗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 4.心态文化层 第二节 茶艺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 一、茶艺的定义 狭义的定义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中国茶文化分类:茶文化茶艺与茶道三个层次,其中茶文化分为物态、行为、制度、习俗和心态五个方面。茶艺涉及物态、行为和习俗等方面,茶道属于精神范畴是茶文化中最核心的层次。中国茶文化又与儒学、佛学、道家思想紧密联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和、清、静、雅”茶道精神。 三、茶艺的具体内容 茶艺的具体内容包含了技艺、礼法和道三个部分.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 四、茶艺的分类 按茶叶分类: 绿茶茶艺、红茶茶艺、乌龙茶茶艺、白茶茶艺、黄茶茶艺、黑茶茶艺 按地区分类:广东乌龙茶茶艺,台湾乌龙茶茶艺,云南普洱茶茶艺,福建乌龙茶茶艺, 按冲泡方式分类:工夫茶茶艺,盖碗茶茶艺,玻璃杯茶艺 五、中国茶道精神内涵——和、清、静、雅 和: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静: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它与茶文化的虚静恬淡的本性自然吻合. 六、中国茶道精神与儒释道思想的关联 与儒学的关联:廉、美、和、敬。 与道学的关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和、静、怡、真 与佛学的关联:禅茶一味。 日本僧人最澄把浙江天台山的茶籽带回日本,从此结束了日本无茶的历史。 日本僧人荣西写成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 千利休吸收了前辈高僧的茶知识,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和、敬、清、寂”为要义的日本茶道。 第二章 茶叶基本知识 距今3000多年的西周时代,中国已经有了人工种植的茶园。 茶树基本知识 1. 起源:茶的利用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华阳国志·巴志》中写道茶已列为贡品那么茶树栽培距今当有三千多年历史了。 2.传播:秦汉以后,长江中下游—带,由于地理气候上的有利条件,逐渐取代了巴蜀在茶业上的中心地位。 唐、宋时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