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5C1Z106角钢塔制弯工序作业指导书.doc.doc
角钢塔制弯工序作业指导书
7.5C1Z106-2006
适 用 范 围 本文件适用于角钢塔部件的制弯工序 责 任 岗 位 冷曲工、火曲工 所用工具(设备) 压力机、冲床、空气锤、模具、火炉、铁锤、铁钳 1.操作工须以实料规格、长度与加工卡、图纸、样杆、样板、卡板相对照,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制弯。
2.制弯分为冷曲和火曲。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时,不得进行冷弯曲。
3.钢板的最小弯曲半径见下表1。
表1 板材的最小弯曲半径(t为板厚) 材料 火 曲 冷 曲 弯 曲 线 方 向 与轧纹垂直 与轧纹平行 与轧纹垂直 与轧纹平行 A3
20 0.1t 0.5t 0.5t 1.0t 35
40
16Mn 0.3t 0.8t 0.8t 1.5t
4.型钢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见下表2.
表2
类型 示 意 图 对应轴 冷弯曲
角钢
X b X
X-X 45b
槽钢
Y
X h X
b
Y X-X 25H Y-Y 45b 5.火曲部件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900~1000℃之间,颜色由红变黄时,必须停止加热。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分别下降到700℃和800℃之前,应结束加工。钢材加热温度与炽热颜色的对应关系见表3。不得以氧—燃气割炬、割嘴烘烤制弯。
表3
炽热颜色 温度(℃) 炽热颜色 温度(℃) 炽热颜色 温度(℃) 棕红色 520~580 樱红色 780~800 暗黄色 1050~1150 浅棕红色 580~650 浅樱红色 800~830 浅黄色 1150~1250 暗红色 650~750 浅红色 830~880 白热色 1250~1350 暗樱红色 750~780 红黄色 880~1050 注:当加热温度超过1100℃时,部件必须作废。
6.部件火曲完毕后,应自然冷却,严禁用冷水使其骤冷。冬季露天工作时,火曲后的部件尽量敷以煤渣或炉灰等,使其缓冷。
7.钢板的弯曲
7.1钢板弯曲时,弯曲半径应大于最小弯曲半径。若必须采用最小弯曲半径时,则应该分两次或多次弯曲,也可采用火曲方法。
7.2 首先根据图纸要求及部件尺寸设计或选择合适模具。其中制弯上模R要大于钢材的最小弯曲半径。
7.3在液压机、冲床上安装模具时,应将上下模位置仔细找正,认真调节模具间隙。空运行设备,调节上模行程,直至合适为止。
7.4设备调节好后,选取试块进行试弯曲。根据图纸尺寸及卡板对首件进行检验,完全合格后可进行批量加工。
8.角钢的弯曲
8.1角钢弯曲时,若最小曲率半径大于表2规定的数值时,可采用角钢矫直机或液压矫直机冷弯制作。也可设计模具卷制。
8.2角钢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等于表2规定的数值时,须采用火曲,先根据图纸尺寸设计、制作制弯模具,然后采用地炉或火焰加热,在900~1000℃时进行制弯。
8.3角钢制弯角α≥60°时的内向弯曲,一般先用气割割一开口后,再进行弯曲,随后用电焊补开口(如图所示),但当α<60°时,不能开口。
8.4角钢火曲时,厚度减弱不得小于表4所列之数值。
表4
弯曲前厚度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弯曲后厚度 3.5 4.2 5.6 7.0 8.4 9.8 11.2 12.6 14 9.槽钢的弯曲
槽钢弯曲时,若最小曲率半径大于表2规定的数值, 可采用角钢矫直机或液压矫直机冷弯制作。也可设计模具卷制。
10.零件制弯后,其边缘应圆滑过渡,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折皱、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 mm。安装时与其它构件结合的最大间隙不超过1mm。
11.部件弯曲结束,对照卡板进行检验、矫正,制弯允许偏差值见表5。
表5 制弯允许偏差 (引自GB/T 2694—2003) 单位为毫米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不大于 示 意 图 1 制弯
f 接头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检测实验室可行性报告.docx VIP
- 少儿小学中国经典成语故事英文英语绘本 画蛇添足.pdf
- 中天建设集团外墙饰面砖工程作业标准.pdf VIP
- (高清版)B-T 6113.203-2020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2-3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辐射骚扰测量.pdf VIP
- EPC总承包采购管理要点.doc VIP
- 中天建设集团项目现场质量红线解读.pdf VIP
- 创精品工程的通病问题jjs.ppt VIP
- 高等数学(第五版)课件 2.1导数的概念.pptx
- 2025黑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部附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整理打印版20180820.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