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论文略谈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春雨悄悄下,润物细无声
——略谈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激发
摘要: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凝结着诗人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蓄积、志向的抒写。我们应根据古诗言简意丰的特点进行教学,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创造的完整丰富的艺术形象,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感
正文:
我校《诵读传统经典,提高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活动虽已结束,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古诗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会背、会写几首古诗吗?仅仅是在考试的时候会解释几个重点字的意思,能够完完整整的把一首古诗的意思背默写来吗?其实,答案是很明确的,不是!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凝结着诗人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蓄积,志向的抒写。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按教一般文章的方法对古诗作条分缕析、庖丁解牛式的结构和语言分析,这样会把古代优秀诗篇中的完整的艺术形象生硬割裂,机械分解。我们应根据古诗言简意丰的特点进行教学,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创造的完整丰富的艺术形象,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涵。
那么,古诗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真正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呢?我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中作了如下的尝试探究。
一、知人论世,在作品背景处激情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 而大多数诗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制约着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我们不妨为学生提供与诗词有关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生学习诗词作知识、情感的铺垫。
我在上《示儿》一诗时,尝试借鉴了一著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示儿》一课的片段,我首先复习引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铺垫全文基调,很自然地将陆游的诗句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于作者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
接着我饱含深情地说:这一盼就是六十五年,诗人陆游也在日夜盼望着宋王朝的军队能早日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他等啊,盼啊,盼了一年又一年,他都八十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发出了内心的伤悲:出示《诉衷情》
题解: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这时诗人已年近古稀,退居故乡山阴。但他一日也没忘记抗敌前线,报国信念至死不衰,愈老弥坚。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老师接读: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转眼又是六年过去了,诗人已八十六岁了,临终之时,还没有看到祖国统一的他挥笔写下了最了不起的遗嘱:《示儿》。史实材料的补充让学生豁然开朗,学生们也在不觉中入境,切身感受到了当时时代背景。
二、抓住诗象,在比较品评中悟情
古诗虽非出自一人之手,但诗中对情感的表达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将这些内容进行重组,通过比较阅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这两首古诗分别是是南宋诗人陆游和林升所作,虽然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但是两首诗所反映的社会角度却是不一样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表现了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在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的情景。《题临安邸》表现的是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这两首诗正好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特征。因此,将这两首诗整合起来,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则必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我是这样教的:先是紧紧扣住“遗民”、“泪”、“胡尘”引导学生想像,深切体会沦陷区老百姓的痛苦、愤怒、绝望与企盼。然后话题一转,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山外青山楼外楼,暖风醺得游人醉”。又扣住这个“醉”字,引导设问:在那个“山外青山楼外楼”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通过想像,一个个花天酒地、大腹便便的权贵们立刻会浮现在学生的面前。紧接着,教师随即将两首诗所勾勒的画面相互交织起来,形成对比: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欢歌曼舞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边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的老百姓盼望收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三国演义》课件.ppt
-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练试题 全套.doc
- 小学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抽测试卷第题分析报告.doc
- 小学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抽试卷第8试题分析报告.doc
- 小学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测试卷第10题分析报告 .doc
- 小学语文专题阅训练教案.doc
- 小学语文主问教学研究述评.doc
- 小学语文主题式单整体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课内阅读复习试题.doc
- 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阅读提高练试题 全套.doc
- 驾驶员安全教育领导发言稿.docx
- 安全生产动员会发言稿.docx
- 《传播文明》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点亮文明》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高中数学说课比赛 公开课 概率与统计中的基本思想方法1.docx
- 《翰墨之情》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方寸之间》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好朋友,动起来》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情感的记录》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 《身边的陶》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