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语文论文:谈谈如何在农村学校展“海量阅读”.doc

小学语文论文:谈谈如何在农村学校展“海量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论文:谈谈如何在农村学校展“海量阅读”

从“农家乐”到“大餐” ——谈谈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海量阅读” 摘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在每个学段都有量的规定和内容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多么重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虽令人担忧,只要我们坚持行走在这条路上,我们就可以让“农家乐”变成“大餐”,让农村娃也吃上“海量阅读”大餐! 关键词: 农村 海量阅读 韩兴娥,“海量阅读”,不是洋快餐! 心理学家表明13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15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退化。根据这一规律,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就应以记忆为主。韩兴娥的语文教学模式是顺应这一个体语言学习规律,带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二、三年级在海陵阅读中诵读积累;四五六年级海量诵读经典。海量阅读的内容以:各种版本的教材、儿歌、故事、诗歌、国学经典为主。 韩兴娥的这一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推崇,全国各地语文教师纷纷前往山东讨教、取经。很多人会认为:小学语文界就是这样,喜欢学国外的做法,学别人的做法!其实,我们不是剽窃别人的做法,而是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 过去的老师怎样教语文?一个字——背!矛盾背过《红楼梦》;鲁迅背过《纲鉴》;杨振宁熟背《孟子》……可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被全面否定,许多文化国学经典被抛弃,中国知识分子得不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国文水平明显下降。韩兴娥的“海量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传统教育的精髓,为她的学生烹饪出一道营养品——八宝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青菜豆腐汤,真的很烦! 在农村小学工作的语文教师除了负责一到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还要兼班主任,因此杂务缠身。而每天的语文教学工作无非:备课、上课、批作业。偶尔写一两篇论文应付上级。教研活动如期进行,一会儿学窦桂梅,一会儿学薛法根,可是有些东西不是可以学得的。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对文本“挖地三尺”,挖得冒火星!所以老师们研究来研究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不见提高。 而我们农村的孩子每天要面对的就是语文书、练习册、作文本(日记本)。语文课学课文,学完课文做练习册,做完了给老师批改,订正,再批改!一本练习册就可以把老师和学生全都搞得焦头烂额。写作文更是让老师和学生都头疼:教材上安排的习作内容不是“城市化”就是“套路化”!老师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写…… 于是,老师、学生天天“重复昨天的故事”,天天吃着看似营养还可以的青菜豆腐汤!嘴里淡出个鸟来! 农村式“海量阅读”,有骨头,有肉,还有汤! (一)骨头:语文教材+拓展读本 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市学生每学期可以读几本不同的语文教材,而农村的孩子,物质条件有限,除了免费的语文教材就只有和语文教材配套的拓展读本。拓展读本也是有篇篇美文组成。如何利用好仅有的教材和读本?语文课堂是要做一定改革的。 1、教学观念和教学时间的改革 虽说我们的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地从应试教育名正言顺地过渡到素质教育。可是,在语文课堂上,很多东西,教师还是不敢丢的。比如: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就怕一个自认为“精华”的地方没讲到,学生不会做题是小事,学不会那种方法是大事!这种观念是必须改变的!每节课让学生有所得即可,至于学生不可得到的,讲了也是白讲,不如让生活教会它们。 这样一来,课堂少讲的东西少了,每篇课文的教学就不再学要两课时甚至三课时。以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该册共有25篇课文,7个练习,7篇习作。基于农村学生语文水平较弱,按每篇课文一课时计算,上完整本教材只需要40-45课时。以同样进度上完整本拓展读本,绰绰有余。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每篇课文只上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何设定?——越简单越好。所谓“有舍才有得!”语文课追求的至高境界也就是“简约而不简单”。课堂都要做到像王崧舟那样,谈何容易。常态的课堂只要求:一课一得。 以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天安门广场》为例。整节课分为三部分: A、读通读顺课文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要在10分钟之内读通读顺一片三四百字的课文,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每单元课文教学之前,都要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怎样预习一个单元的课文?布置什么样的任务才可以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抓住课后练习!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有以下相似的内容:1、朗读课文;2、用钢笔描红;3、读一读词语。那么每篇课文的预习就只要学生做这三样工作就可以了。 此外,为确保学生朗读课文这一项预习任务的完成,每天早晨7:20由语文课代表领读当天要学习的课文两遍。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回家的作业量,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B、背诵重要段落 如果到五六年级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