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实验步骤 1.提取:称取果实5g 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至 50ml三角瓶中,再加水至30ml左右,置于80℃水浴中浸提30min,每隔5min搅拌1次,取出冷却后过滤,滤液与冲洗残渣滤液合并,定容 50ml 。 2.测定:取50ml三角瓶3只,分别装入样品提取液10ml,1%酚酞2滴,用0.1mol·L-1 NaOH 滴定至微红色,摇动1min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碱液的数量。 五、实验结果 样品 名称 样品重 (g) (W) 稀释总量(ml) (V1) 测定时所取样液毫升数 (V2) 滴定时消耗NaOH毫升数(V3) 折算系数及酸的种类(K) 有机酸含量(%) 样品中有机酸含量测定结果 式中: W ——样品重量, g 。 C —— NaOH 浓度, 0.1 mol·L-1 。 K ——换算系数:苹果酸为 67 ,酒石酸为 75 。 V1 ——提取时样液总量,ml 。 V2 ——测定时样液用量,ml 。 V3 ——消耗 NaOH 液量,ml 。 六、注意事项 1.滴定时,滴定管下端气泡要排除。 2.把握滴定终点。 七、思考题 1.分析比较不同果实或不同成熟度的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差异原因? 实验十四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验证性实验 (3学时)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 了解丙二醛含量在植物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DA)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产生显色反应,反应产物为粉红色的3,5,5一三甲基恶唑2,4一二酮(Trimet—nine)。该物质在532nm波长下有吸收峰。由于硫代巴比妥酸也可与其它物质反应,并在该波长处有吸收,为消除硫代巴比妥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影响,在丙二醛含量测定时,同时测定600nm下的吸光度,利用532nm与6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丙二醛的含量。 三、实验器材 材料:白菜叶片。 试剂:0.05mol?L-1 pH7.8磷酸钠缓冲液;石英砂; 5%三氯乙酸溶液:称取5g三氯乙酸,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定容到100ml; 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称取0.5g硫代巴比妥酸,可先用1mol的NaOH溶解,再用10%三氯乙酸溶解,定容至100ml,即为0.5%硫代巴比妥酸的10%三氯乙酸溶液。 仪器:分析天平(1/万)、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水浴锅、 研钵、剪刀、镊子、冰箱、移液管 四、实验步骤 1.丙二醛的提取:取0.5g样品,加入2ml预冷的0.05mol·L-1 pH7.8的磷酸缓冲液,加入少量石英砂,在经过冰浴的研钵内研磨成匀浆,转移到5ml刻度离心试管,将研钵用缓冲液洗净,清洗也移入离心管中,最后用缓冲液定容至5ml。在4500 rpm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丙二醛提取液。 2.丙二醛含量测定:吸取2 ml的提取液于刻度试管中,加入0.5%硫代巴比妥酸的5%三氯乙酸溶液3ml,于沸水浴上加热10min,迅速冷却。于4500 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532、600nm波长下,以蒸馏水为空白调透光率100%,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 丙二醛含量(nmol·g-1 FW)= (A532—A600) ×V1×V 1.55×10-1×W×V2 式中:A为吸光度;V1为反应液总量(5m1);V为提取液总量(5ml);V2为反应液中的提取液数量(2ml);W为植物样品重量(0.5g);1.55×10-1为丙二醛的微摩尔吸光系数(在1升溶液中含有1μmol丙二醛时的吸光度)。 六、注意事项 1.0.1~0.5%的三氯乙酸对MDA—TBA反应较合适,若高于此浓度,其反应液的非专一性吸收偏高; 2.MDA—TBA显色反应的加热时间,最好控制沸水浴10~15min之间。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引起532nm下的光吸收值下降; 3.如用MDA作为植物衰老指标,首先应检验被测试材料提取液是否能与TBA反应形成532nm处的吸收峰。否则只测定532、600nm两处A值,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测得的高A值是一个假象。 七、思考题 1.通过丙二醛含量测定能够解决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 2.什么时候植物会发生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作用?简述其过氧化作用过程。 3.说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对植物的效应。 4.丙二醛反应液为什么加热时间过长会影响测定结果? 5.如果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你有什么办法消除其影响? *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了解测定种子生活力多种方法的特点。 理解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的一般原理。 二、实验原理 红墨水染色法: 植物活细胞的原生质膜具有选择透性,某些染料分子(如红墨水)不能透过,因而不能将种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捕歼战斗中地排教案设计.doc VIP
- 深圳希莱恒电解质说明书.doc VIP
- 开展体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x VIP
- 学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VIP
- 双眼视异常分析临床处理2020.pptx VIP
- 排捕歼战斗连贯演练.docx VIP
- Illustrator教程Illustrator绘图技巧Illustrator经典实例Illustrator网格工具绘制逼真花瓣.pdf VIP
- 民企混改公司合作协议书10篇.docx VIP
- 如何免费申请QQ号申请qq号方法.docx VIP
- Illustrator进阶技巧.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