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本教研讲座:学陶行知,做幸福成功的教师
学习陶行知,做幸福成功的教师 一、陶行知生平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为知行、行知。 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家境清贫。 1910年入金陵大学文科。 1914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在伊利诺大学学习市政,获政治学硕士,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 1917年陶行知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南京安徽公学校长等职。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创办暑期学校,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最早的继续教育)。1921年发起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任该社主任干事,推行平民教育(最早的均衡教育)、乡村教育。 1927年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31年受史量才之聘,任《申报》政治顾问,在副刊《自由谈》上发表文章,主张抗日救国,发动科学下嫁运动,创办自然学园,编辑《儿童科学丛书》、《大众科学丛书》,他是中国最早的科普 教育发动者与实践者。 1932年,发起组织新安工学团、山海工学团、新安旅行团,提倡小先生制,倡导即知即传,推行乡村教育、普及教育。 1936年,成立国难教育社,任社长。推行战时教育,救国教育。 1936年7月,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 1938年9月回国。 1939年7月,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开展难童教育。 1945年,陶行知当选民盟中央常委,主办《民主教育》杂志。 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大力推行民主教育。 1946年4月,陶行知来到上海,投入到反内战、反独裁、争和平、争民主的斗争。7月24日,他连夜整理文稿10万多字,准备就义。25日凌晨,因劳累过度,患脑溢血逝世,享年55岁。毛泽东亲笔写下了“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宋庆龄题词“万世师表”。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简介 1、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以“教学法”代替传统教育的“教授法”。 1917年,陶行知回国后,即认真地研究了中国教育现状,指出了中国旧教育的五大流弊:依赖天工、沿袭旧法、率任己意、仪型他国、偶尔尝之。 1918年,提出了“教学法”理念。指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行为。 进而指出师生人格平等,主张儿童六大解放,倡导民主教育。 2、首创“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 陶行知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要求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中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 他在《生活即教育》还说:“学生应该过健康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改造社会的生活。”他要求教育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与进步生活相结合。“用生活来教育,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发展而教育。” “社会即学校” 关联并源自于“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所谓社会生活,即“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 “社会是大众的唯一学校,生活是大众的唯一教育。” “生活即教育中的教育内容,即生活,亦便是社会即学校中的教育内容”。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 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二是“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 ……“高尚的生活是受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受下留的教育,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便是念了汗牛充栋的劳动书,也不能称是劳动教育,过迷信的生活,虽是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科学的教育。”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中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和实质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生活的;二是行动的;三是大众的;四是前进的;五是世界的;六是有历史联系的。“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所以整个中国和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 3、提出“教学做合一” 1918年,陶行知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一文中,批判了就教育的五大流弊,并进一步批判旧教育是“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重教太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十六__荷(hè).pdf VIP
- 广告牌制作服务质量保障方案.docx VIP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ppt VIP
- 可靠性测试标准.pdf VIP
-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四十一:如何是直?.pdf VIP
- TCIAS4-2021 冷热源机房机电装配式施工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快递分拣机器人传动结构及零件设计》8900字.doc VIP
-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九十化学元素之名.PDF VIP
- 2025年自动驾驶卡车在物流行业中的自动驾驶技术产业链整合与商业化路径报告.docx
- 20240208-广发证券-传媒行业小红书深度报告之二:“买手电商”根植社区生态,原生商业系统成长可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