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湖文化的要分支庙港庙文化
太湖文化的重要分支——庙港庙文化
沈春荣 姚富坤 朱云云
一、庙港寺庙和庙文化概况
民间相传,明初宰相刘伯温,考察太湖流域时来到庙港地界。傍晚时分,他看到沿太湖的条条小港两岸,农家灯光通明,听到孩童琅琅书声,觉得太湖东南岸水乡如此重教,必定是人才辈岀的地方。他到苏州府后,特地要求苏州府在庙港地界通湖溇港上,建造寺庙,以保人才辈出。于是苏州府拨出专款,组织能工巧匠,在庙港沿太湖47条港口附近,先后建成“寺、庙、庵、亭”31处。其中庙港鎮区两侧沿湖,就建有寺庙6处。即:东岳庙、张老太庙、永定寺、土地庙、观音庙、圣堂庙。于是地处太湖之滨的庙港因建庙多而成名,被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誉为“太庙”。
据笔者实地调查,庙港沿湖各港建庙的实际情况如下。
在庙港鎮之东:
观音庙港建有跨界亭;
土地庙港所建土地庙又称东社庙;
鸦雀港建有莲花庵和财神庙;
大明港建有大明亭和庙桥亭;
草庵港建有草庵庙;
时家港建有仙人庙;
罗家港建有罗家亭;
麦家港建有朝阳庵;
俞家港建有刘皇庙;
亭子港建有亭子庙。
庙港鎮之西:
张家港建有张老太庙;
南盛港建有北常亭;
徐杨港建有中社庙;
小洋港建有螺蛳庙;
更溇港建有灵佛庙;
西溪庙港建有西社庙;
陆家港建有五圣庙;
双板港建有慈雲庵;
铁家浜建有三渡庙;
倪家港建有倪老太庙。
另有几条港畔的寺、庙、庵、亭,由于香火不旺,门庭冷落,年久失修,在抗战前已不复存在,故庙名己无从查考。
历史上庙港人信佛成风,路过庙宇要燒香,見到佛像就跪拜,以保平安和取得心灵的寄托。这众多寺庙内供奉的佛像,有佛教的如来和观音,还有民间所崇拜的神像,如诸葛、土地、邱老太、张公、刘皇、猛将等。寺庙住持以和尚居多,民国年间庙港地区除举行庙会外,每逢人家办丧亊、追祭等,都要请和尚上门诵经,收取一定费用。
中元节(七月半)及冬至节,僧人向乡民分送“节关”(一种保平安的纸符)。庙港由西向东,法海庵、上善庵、南庵、永定寺南房、北房掌管阴册,俗称“房头和尚”,所管户俗称“门徒施主”。这些寺庙通过对“门徒施主”提供掌管阴册等服务,收取一定钱粮,维护和尚们的基本生活和寺庙的日常开支。
建国后,人民政府宣传移风易俗,燒香拜佛等活动逐渐減少。至1958年“大跃进”年代,寺、庙、庵、亭被拆毀殆尽,和尚还俗从农。在文化大革命年代,这类民间佛事活动被禁绝。但仍有不少信佛教的妇女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月半)在原来有庙宇的废墟上烧香点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信仰自由等各项宗教政策得到落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居民自愿捐助钱物,在原有庙宇的废墟上建起小庙,燒香拜佛的人数逐年增加,从老年妇女发展到青年男女。
庙港素有“儒林里” 的美称,1994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赠给庙港“太湖禅林” 的提诗,可见庙港禅林之地有较高的声望。
1999年11月, 南怀瑾先生应邀首次到庙港,他的学生伴他在太湖大堤上走了一圈,他对庙港产生了兴趣。他说:将来在这里骑着小驴子读书修行,一定非常好玩。 随后决定在庙港开办“太湖大学堂”。
2007年朱永新教授在拜访南怀瑾先生时, 问南怀瑾先生为什么选择庙港,南怀瑾先生开玩笑说:这里是中国文化的“太庙”啊!太湖的庙港,简称不就是“太庙” 吗?
庙港最大最古老的庙是老太庙,始建于元至正四年(1344),当时为三进式建筑,第一进东首为马坊,西边为船房,中间为甬道;第二进为大殿,正堂供着“平国 王” 菩萨,两边是各路朝奉;第三进是夫人殿,供着菩萨的夫人和少公子等。因为庙港是“平国王” 菩萨的岀生地,当地人常常用菩萨的小名“邱瘌痢” 相称,相传沿太湖一帶,农民、渔民摇船过太湖,一旦遇上大风大浪,只要呼喊“邱瘌痢”,便可逢凶化吉,安然无恙。
老太庙在当时名声远扬,历次举办庙会活动, 苏州府均供十二匹白马点缀其间。明代举人赵鸣阳为老太庙戏台书写对联:“做出:真如是假如是世事从来如是; 看到:这其间那其间人情亦在其间”。老太庙和老太庙戏台于1958年被拆,至今在老太庙遗址还保留着668年前高大挺拨、粗壮茂盛的古銀杏一棵,这是庙文化在庙港的有力见证。
为了满足庙港当地及周边百姓发展庙文化的愿望,经七都鎮人民政府规划,在老太庙遗址征地50余畝,投资近3000万元,并上报审批同意重建老太庙。重建的老太庙集昊文化、太湖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景区。
重建老太庙不是对过去老太庙的简单恢复,而是一语多关,既是供奉吴文化祖先吴太伯、太湖之神邱老太父子和佛菩萨等大人、君子、圣贤的传统道扬;也是崇尚佛、道、儒 以及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平台;是教化地方, 提携民风,净化心地的人文载体。
二、庙港庙文化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基础
历史上,太湖沿岸分布众多通湖溇港,俗称“百渎三十六溇七十二港”。多数是自然形成的,少数是人工开挖的。上游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