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多舛人生及情感世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多舛人生及情感世界

李清照多舛人生及情感世界   内容摘要: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性。透过她的诗词浅析她的多舛人生及情感世界,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她在中国词坛中的地位及如何由多愁才女升华为爱国诗人的过程。   关键词:易安体 一剪梅 元佑党人 爱国诗人   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性,一生只留下一本薄薄的《漱玉集》,然而这却是她多舛人生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的一生,有如她笔下的《一剪梅》,兆示了她的不幸。恰似飘零落花,跌进流水之中,任由沉浮。难以自主的命运成就了她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使她的诗句具有了情感灵性。   一.《词论》——成就了李清照在词坛上的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论》可称最直言无讳的批评文章。《词论》开篇讲述一则故事:“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敞,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座末。’众皆不顾,既酒行末座。歌者进,歌罢,众皆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哧之。及转喉发声,歌一阙,众皆泣下。拜曰:‘此李八郎也。’”其实这位凌空出世突兀而来的李八郎,正是李清照震惊京师征服文坛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由家乡山东济南初到开封时,有如参加曲江进士宴。当时词坛高手云集,名家荟萃。柳永、晏殊、苏轼、秦观……华章迭起,满城传写。凡歌场舞榭,盛会宴集,非苏即柳。“大江东去”气吞山河,慷慨豪放;“晓风残月”莺歌婉转,低吟浅唱。风光悉为须眉所夺,风流尽在男性世界,谁会将她放在眼里。面对性别歧视的词坛和已无她一席之地的盛宴,李清照煞费踌躇。文学有时比政治还势利,比经济还现实,错失良机,偃蹇一生。满腹才情,萤草同腐。为使自己能在词坛立于一席之地,为世人认可。她提出,作文不可“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的见地。李清照笔下的“富贵”实为精神。她力求“以惊世骇俗之气,不主故常之变”。故李清照初涉词坛,便出神入化,如飞虹掠影、石破天惊。正如后人所评:“当时文士莫不击节赞赏。”阮阅《诗话总龟》道:“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此言甚新”。陈郁甲集云;“李易安之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奇。”黄开《花庵词选》云:“前辈常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句,亦甚奇。此前未有能道之者。”据考察,明人杨慎《词品》评曰:“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清人记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评曰:“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抗轶周、柳。”张端义《贵耳集》极推崇其《声声慢》,“以为闺阁中有此文笔,虽轶篇无多,为词坛一大家也。”同时代人对李清照的评述,虽近苛刻,对其生平尤多歧议,但却将其词与曹植《洛神赋》相比,称之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清照初入词坛,再写黄庭之美时,其意境出神入化,令人为之惊叹。她正是以藐视权贵,睨视名家的气势为自己赢得了声名。这恐怕是北宋灭亡前文坛的最后一抹亮色。   二.《一剪梅》——李清照多舛人生的写照   《一剪梅》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那时的她刚刚摆脱“风狂雨骤,绿肥红瘦”的闺中思愁,开始了与赵明诚的燕尔新婚,二十岁花样年华本是女人的最好岁月,然而“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之灵之验,使她的一生“花自飘零”。正是从此词开始,李清照步入了落花流水的飘零岁月。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时官任礼部员外郎,拜提点京车刑狱,因“元佑奸党”案被黜出罢官充军广西象郡。“元佑党人”本是由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有才气的文人组成。而他的对立面则无一不是势利小人。他们极尽刁钻刻薄之能事,对“元佑党人”极尽羞辱,甚至铭刻了“元祐奸党”碑,李格非名列第五。而此时身在开封的李清照,既挂念流放远方的父亲,又担心受到牵连。在那不堪屈辱的日子里,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是丈夫赵明诚对她的爱。这位在太学任职的丈夫,面对朝廷遣散的布告,四处求人尽量拖延时日。实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完全可以出手相助,化险为夷。这位官至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只需只言片语即可化解危难。然而可叹的是,此时的赵挺之非但不出手相助,反而成了反“元佑党人”的急先锋,极尽迫害之能事,并由此升为尚书右仆射之职。亲身体会了世态炎凉的李清照愤然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评价这位长辈。有人说,文人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才华,最让人鄙视的是他的人格。赵挺之对李清照不肯相助的原因,恐怕是妒火中烧的文人情结和看风使舵的阴暗心理作祟。   正是这许多因素才有了这首前景渺茫、后果难料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明人王世贞评此词说:“可谓憔悴支离美。”王世贞之所以有此评语,确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