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贵高原山区杂交玉米选用与推广.docVIP

浅析云贵高原山区杂交玉米选用与推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云贵高原山区杂交玉米选用与推广

浅析云贵高原山区杂交玉米选用与推广   [摘 要] 本文以贵州省罗甸县为例简要分析了云贵高原山区杂交玉米的推广现状,提出了山区杂交玉米应具备适应性强、出苗率高、灌浆快、茎叶长、品质好、耐贮藏、抗倒伏、耐瘠薄等条件。同时,介绍了山区杂交玉来推广中采用的试验、示范、推广的方法。   [关健词] 云贵高原;山区;杂交玉米;推广   罗甸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向桂西北山区与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东西宽63km,南北长72km,国土总面积3013km2。海拔在375-1407m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式下降,县境内西北、北、东北和东南等地带为环行山地的基本轮廊,使其略呈“撮箕口”朝南地形。境内以山地为主,河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总的特点是: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面破碎、山地特色明显。   罗甸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特点,日照为1350-1520h,年平均温度达20℃,年均降水量为1335mm,无霜期长达335d左右,有“天然温室”之称。   罗甸县县城距州府186km,距省会贵阳168km。2011年末全县人口33.8万,其中农业人口30.6万。2009年全国第二次耕地调查有耕地41.6万亩,其中田19.23万亩,土22.37万亩;园地12.88万亩。   罗甸县2011年杂交玉米种植面积17.5万亩,总产量6.04万t,平均单产345.3kg/亩,比全国杂交玉米单产(382.4kg/亩)低37.1kg。其主要原因除了自然生态条件较差和生产条件落后外,还与玉米品种落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分析和研究云贵高原山区杂交玉米的推广现状及推广方法,对于在云贵高原山区推广杂交玉米,提高玉米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10年来罗甸杂交玉米推广状况   因罗甸人多地少,故杂交玉米的种植面积也小。据调查,县境内杂交玉米种植最多的乡镇是栗木乡,2002年推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5300亩,占全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的6.4%;2007年达到17100亩,占全县的10.4%,种植面积比2002年翻了两翻多;2011年种植面积18400亩,占全县的10.5%,种植面积比2002年增13100亩,增幅为247.2%。其次是木引乡,2002年杂交玉米种植面积4600亩,占全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的6.8%;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13100亩,占全县7.9%,种植面积比2002年翻了两翻;2011年种植面积15800亩,占全县9.0%,种植面积比2002年增11200亩,增幅为243.5%。其三是董王乡,全乡2011年杂交玉米种植面积12400亩。   2008年全县杂包推广面积近17万亩,推广率达到89.6%。2009年,2010年有小幅上升。2011年受农民外出务工的影响,推广面积有小幅下降。2011年全县杂交玉米推广种植面积17.5万亩,杂交玉米普及率达到94.4%。   罗甸的玉米种植80%以上面积在山区,在2002年前,杂包的推广主要在海拨600m以下的平坦地区。山区玉米种植使用的品种除了杂包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地方老品种,如“白马牙”、“大黄玉米”、“大金黄”等。其原因是山区的生态条件比较复杂,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信息不畅,对杂交玉米特征、特性及适应性要求高,老百姓种杂包的经验又不多,了解也不深,从而限制了杂交玉米上山的进程。   2002年后,随着全县杂交玉米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杂包品种组合的多样化,推广经验不断丰富,技术不断成熟,从而加快了杂包上山的步伐。2005年龙滩电站的下闸蓄水,淹没了2.3万亩耕地,杂包上山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我县的杂包种植区域主要在海拔800m左右的山区。在海拨800-1000m的高山区,仍然存在少量使用多年的地方老品种,地方老品种的产量虽然低,但适应性强,老百姓舍不得丢。   二、山区玉米杂交种应具备的条件   1.适应性强   在罗甸山区,生产条件、气候变化异常、坡度大、土壤瘠薄、生态多样性复杂,农民的施肥管理水平低,要求的杂交玉米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抗逆性强,对环境的适应性、缓冲性也要强。而推广的杂交品种组合要求的环境条件又高,对山区适应性较差,无法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怎么办呢?只有探索和寻找适应山区玉米的杂交品种组合,确定推广品种后才推广它。根据县农技站和种子站在海拔600-1000m的山区研究表明,迪卡008、黔单16号、黔单21号、黔单23号、正大619、正大818、玉美头106等杂交组合在罗甸山区表现较好。   2.出苗率高   在罗甸山区,冬干春旱、土壤低墒,含水量不足,春季气温回升慢、寒潮频繁,播种深而粗放,尤其是高山区,播种时根本不施肥浇水,严重影响玉米出苗率。因此,在这些地区推广的杂交组合,要求种子的发芽率高,发芽势强,芽梢较长,顶土能力强,出苗快而齐,幼苗壮且苗期抗旱能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