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互动与共享.docVIP

浅析英语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互动与共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英语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互动与共享

浅析英语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互动与共享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阵地,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而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等都是讲丰富课外阅读的益处。课堂教学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准备过程,课外阅读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过程,二者是有机的统一,密不可分。   如何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与共享,使得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一种“需要”,而非一厢情愿的“供给”?   一、参与想象把握阅读本质   如果忽略阅读的本质来谈英语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与共享是有悖于阅读的核心思想的。阅读的本质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参与想象的比赛。在小学阶段,英语的阅读始终是一种带有鲜明个性创造且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其特点是非线性的、非预测性的、不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量化的,其终极意义是引领读者心智明达、开启思维、升华精神。大量的阅读能提高学习者的语感,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还能扩大词汇量。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材料,收获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多次读同一篇材料,收获也是不同的。阅读不同的材料,收获就更不同了。   好的课外阅读材料,能够直接涤荡读者心灵,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陶冶情操。教学中一些典型的经典小诗最具有代表性,在诗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叫尾韵。诗行中间停顿处的重读音节与该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者,叫行内韵。有声的韵文中流淌着想象。如:Spring   the sweet sping is the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each thing,then maids dance in aring.   牛津英语5B Unit 1-2的复习教学中,我从英国本土网站上找来相关话题有趣的数字材料,学生在阅读过程享受着生命的奇迹,也许大脑里早已经充满了想象和疑问,“我坐着要用上多少块肌肉呢?”婴儿时怎么就有300块肌肉啊?真有趣。   例:1.Food stays in your stom-aeh for about 2 hours.   2.When we smlie.—1—7 mueles(肌肉)on the face ale moving.   3.Children have 20 teeth,adults(成人)have 32 teeth.   4,You use 300 muscles to bal-ance(平衡)your body when you aye standing.   5.People have 206 bones(骨头),But baby has 300.   They are moving together whenwe grow up.   学生参与想象的过程应是一个身心融入的过程。身心融入激励思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自然容易产生主动的意识。而主动正是爱上阅读的基础,更是阅读者与文本对话互动的价值期待。   二、据理观形关注阅读心理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小笑话:领导在讲话:“今天下午每个人发一个新笔记本……”听着喜出望外,发个笔记本,当然需要啦,纷纷鼓掌。领导顿了顿,继续说“……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位领导讲的是英语,会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来呢?在英语中,这是个系表结构的句子:“每个人发个笔记本(主语)是(系)不可能的(表)。”可以说:That(每个人发个笔记本)is impossible.为了避免头重脚轻,用it来代替主语从句,就成了It is impossible that(每个人发个笔记本)。   所以,英语要表达“今天下午每个人发一个新笔记本……是不可能的。”这个意思,句首基本上是两种情形,一种是that,一种是it,“有形无意”是这两个词的要点。同时这也是英语较之汉语的一大要点。   英语语言“重形”,汉语语言“重意”。英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英语代表的是一种形合(Hypotaxis)结构思维。所谓“形合”,就是句子内部有严格的语法结构关系,通过结构来承载意义,通过结构来约束句子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句子内部的词汇有明显的形式标记。简单一点说,就是用有形的词汇或者其他语言符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具有“可视性”。   而汉语代表的是一种意合(Parataxis)结构思维。所谓“意合”是指话语中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是凭借语意上的关联进行的,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形标记,读者对语句的理解须借助自己的语感和一定的非语境因素。了解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特征,我们再来看英语语言现象,就清晰多了。   (例)词汇:苹果an apple/ap-ple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