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课件.ppt

儿童腺样体肥大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腺样体肥大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课件

市人民医院CT、MRI室 咽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咽部解剖 腺样体解剖 ●X线摄片Chest radiography 常规:站立后前位 侧位:病变定位 咽部正常X线表现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腺大 ● MRI 腺样体肥大 【影像学表现】 侧位平片 可见鼻咽顶后壁局限性软组织增厚 突人鼻咽腔使相应气道狭窄。 CT表现: 为顶壁、后壁软组织对称性增厚,表面可不光滑 增强后均匀强化 两侧咽隐窝受压狭窄,咽旁间隙、颈长肌等结构形态密度正常 颅底无骨质破坏。 ?MRI表现: 多方位检查 有利于显示肥大的腺样体 呈等T1、长T2信号 增强时可强化 谢谢大家!!! MRI诊断优点 任意平面:MR 扫描不受体位影响,可行任角度断面扫描与图像重建,从而保证其正中矢状面图像的质量 可重复性:MR 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无X 线辐射危害,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 腺样体肥大 【临床与病理】 腺样体(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部的一团淋巴组织 在儿童期可呈生理性肥大,腺样体增生5岁时最明显,以后逐渐缩小,炎症刺激引起腺样体病理增生,导致呼吸道不畅或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有鼻塞、张口呼吸、打鼾,影响咽鼓管时导致渗出性中耳炎。 ● C T— computed tomography (1)鼻咽腔层面: 咽部正常CT表现 (2)口咽腔层面 (3)喉咽腔层面: CT检查扫描方法 ①鼻咽部轴扫:常规OML (听眦线) 扫描体位:标准仰卧头颅正位 扫描参数:OML 基线, 层厚3mm/5mm, 螺距1.0。 扫描范围:以侧位作为定位线, 包括中耳乳突进行螺旋方式扫描 部分进行静脉增强扫描; ②冠状位扫描:以蝶- 枕骨结合面为基点 X 射线垂直穿过腺样体( 即是通过腺样体的最大厚度的截面) 进行 ③同层动态CINE 模式:选择鼻咽部腺样体最大截面, 层厚3mm/5mm, 同层连续动态扫描, 间隔时间1~3s。 ①标准CT 轴位:主要观察12项结构 鼻咽腔的形态 腺样体大小与形态 咽隐窝 咽鼓管咽口 圆枕 鼻后孔的阻塞情况 翼内外板 翼内外肌 咽旁间隙 邻近骨质有无破坏 鼻旁窦 中耳乳突等。 CT 观察与测量方法 ②冠状面: 测量层面:以通过蝶- 枕结合层面的冠扫作为之, 选择腺样体最大截面及上、下相邻层面等3 个层面测量( 图1, 2) , 并求出平均值 正中矢状面测量: 腺样体厚度与鼻咽气腔前后径的比值 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大小 鼻咽气腔有效面积。 CT 观察与测量方法 图1 鼻咽气腔N值 图2 腺样体A值 N A ③同层动态CINE: 利用GE 公司Hispeed AW工作站, 选择任意3 个层面测量( 图3, 4) 求两两之间的面积最大差值( △S=118.04- 91.15) 。 CT 观察与测量方法 鼻咽气腔有效面积 Sn CINE测量有效面积 Sn1 正常组 标准CT 轴位像: 鼻咽气腔形态因层面不同而不同, 其中, 呈梯形( 图3), 长方形( 图4) 。 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清晰或隐约可见, 双侧对称, 鼻后孔大部分畅通, 咽旁间隙清晰, 邻近骨质无破坏。 鼻咽气腔形态 梯形 长方形 分型 儿童腺样体肥大依据CT 表现分为3 型: Ⅰ型(单纯型): CT表现: 为鼻咽顶后壁增厚,形成肿块 前缘平直或略凹陷,堵塞后鼻孔 鼻咽腔变形、狭窄,上气道变窄。 临床表现: 为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 分型 儿童腺样体肥大依据CT 表现分为3 型: Ⅱ型(Ⅰ型并发鼻窦炎): CT 表现: 除Ⅰ型外 同时有上颌窦、筛窦黏膜增厚,窦腔变窄等慢性鼻窦炎表现及鼻甲肥大和/ 或鼻中隔偏曲 临床表现: 为鼻塞,流脓鼻涕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表现; 分型 儿童腺样体肥大依据CT 表现分为3 型: Ⅲ型(Ⅰ型并发分泌性中耳炎): CT表现: 除Ⅰ型的CT 表现外 还有咽鼓管咽口粘连狭窄及中耳乳突积液,即分泌性中耳炎表现。 文献报道,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咽鼓管非机械性阻塞等,都是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 。 临床表现: 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耳聋为传导性耳聋。 肥大组 标准CT 轴位像: 鼻咽气腔均不同程度变形变窄( 图7, 8) , 不规则形, 横条形, 完全闭塞。 增大的腺样体呈软组织密度, 均匀一致, 与头长肌相近, 呈弥漫性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10) 、单侧肿块形( 图11) 。 静脉增强扫描呈轻- 中度强化。 鼻咽气腔形态 腺样体形态 弥漫性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10) 单侧肿块形( 图11) T1WI T2WI MRI 表现 根据经典Fujioka 等 X 线平片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