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自然主义教育理想欧美现代学校运动.docVIP

践行自然主义教育理想欧美现代学校运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践行自然主义教育理想欧美现代学校运动

践行自然主义教育理想欧美现代学校运动 摘要:现代学校运动是由无政府主义者发动的,一场以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以获得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为目的教育实践活动。这场乌托邦式的局部教育变革对欧美教育并没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在欧美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怀有鲜明的教育理想,历时近百年,地跨欧美大陆,虽历经磨难仍努力寻求社会改造之路的教育群体,应当引起正踏上现代化之路的中国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关键词:现代学校;自然主义;无政府主义;教育理想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5-03一、自然主义教育观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欧美现代化孕育于启蒙时代,在此期间诞生的诸多大师中,最直接推动各国教育变革者当属法国思想家卢梭。1762年,《爱弥儿》首次出版时轰动了西欧,小说通过主人公爱弥儿的成长历程,阐释了因法自然,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开展自由教育的理想。《爱弥儿》直接触及到教育的本体论即人性的假设问题,卢梭在这方面是主张性善论的,认为人之所以丧失其天性,由善变恶,乃是腐败黑暗的社会使然。因此,他认定自然和社会是完全对立的,认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使儿童避开社会的习俗、权威与偏见的影响,重新恢复天真自我。他还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人的天性发展的影响,指出正是罪恶的私有制造成了人类的不平等,使人的善良本性消失殆尽。所以,为了让儿童恢复与生俱来的善性应该让他远离社会,按照儿童的自然本性实施教育,而不压抑其个性,也不灌输传统的偏见,更不用严酷的纪律和体罚,让儿童有充分自由活动的条件,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自然人,卢梭笔下的爱弥儿就是这种自然人的化身。卢梭的教育观受到许多后继教育家们的追捧,他们在不同国家实践着自然主义教育理想。1774年,德国教育家巴西多在德骚设立了泛爱学校,同一年,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涅伊果夫农庄创建了贫儿学校。比较而言,裴斯泰洛齐的成就对后来的教育实践影响更大。如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成立的性格培养学院,意大利教育活动家阿波第于1827年在克里芒纳创办的幼儿学校,以及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于1837年在勃兰根堡创办的幼儿园,都可以直接溯源至裴斯泰洛齐。此外,在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期间,由无政府主义者推动的现代学校运动,以反对独裁统治、追求平等自由、争取平民受教育权的政治热情,也加入了实践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行列。二、现代学校的产生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法国,创始人是巴黎公社女英雄路易丝·米歇尔。少年时代的米歇尔从祖父母那里完成了基础教育,受到启蒙思想者特别是卢梭的影响,她很早就感到必须把属于未来的年轻人从禁锢他们思想和灵魂的教育体制中解救出来,她认为孩子们并不像成年人那样需要克服阶级差别的束缚,他们的思想如同雕塑家手中的粘土,可以依赖于教师的创造。米歇尔20岁时离家入上马恩省肖蒙市接受小学教师资格培训,毕业后开始在家乡尝试卢梭的自然教育方法。1865年,在巴黎任教九年后,米歇尔在母亲的资助下购买了蒙马特区一家私立走读学校,于第二年建立第一所现代学校。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米歇尔加入蒙马特61营从事战地救护工作,起义失败后被流放,她那所规模不大的学校也随之消失。米歇尔播下的种子在法国许多城市结出果实,其中最有冒险精神的教育实践,是1880年保罗·罗宾在巴黎的Cempuis开办的普雷沃斯特孤儿院。这里生活着社会最底层的孩子,他们来自街头、贫民窟,或者育婴堂、孤儿院、少管所等公共福利机构,最多时超过600人。罗宾相信,不论遗传扮演何种角色,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就能消除强加在孩子们身上的各种恶名。经过不懈的努力,结果超出了罗宾的期望,但也影响到政府举办的公共福利机构的声誉,学校于1894年被关闭。相对而言,罗宾的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教科书的束缚,而塞巴斯蒂安·褔尔创办的兰如诗(意为蜂巢)自由学校,更接近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1904年福尔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市郊外购买了一块荒地,建起了掩映在蔬菜和果树中的三栋校舍。学校有24名孤儿与教师共同生活,宿舍和教室里挂着孩子们手绘的植物、花、鸟和动物的图片,大家自由地围在教师身边听故事或探求难解的问题。教师们抛弃了买弄学问式的讲解、严格训练或各种惩罚,他们更理解孩子们的需要,相信他们的潜力,赞赏他们的个性。福尔的教育实践令人鼓舞,1907年美国无政府主义领导人艾玛·古德曼观摩了兰如诗的方法,受到了自由生活氛围的感染。这所学校持续了14年,1918年福尔被判刑入狱,学校也随之解散。三、弗雷尔的成就大革命前的法国成为欧洲自由、理想和战斗的摇篮,1885年西班牙人佛朗西斯科·弗雷尔,追随西班牙前首相、共和党领导人佐瑞拉流亡巴黎。弗雷尔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农夫家庭,20岁加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