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学科方法篇(129张PPT).ppt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学科方法篇(129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学科方法篇(129张PPT)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走盛满酒的大酒杯”本质上反映了什么。“拿走酒杯的人”采取的政策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什么发展阶段。宝钢的这种发展说明了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在经济发展方面体现出的共同特点。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按“三步法”先获取信息再解答问题,第(1)问应结合美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说明出现的问题;第(2)问从“1998~2011年”这一时间限定,围绕市场经济进行分析;第(3)问要注意结合第(1)问和第(2)问归纳美国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点。 答案:(1)本质:国家干预经济。问题:“滞胀”。 (2)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或股份制。说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共同特点: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四、史料解读“三策略” 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灵活,文字材料、图表、数据、文物都可入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随着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推广,题目的设问更加宽泛,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对审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视各种历史史料的应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拓展研究历史的信息资源渠道,是应考要特别关注的一点。 (一)文言文材料解读 1.来源 文言文材料主要来自二十四史、古代名人名言,近代一些文言文材料。 2.特点 文言文材料的一个字,一句话都内涵丰富,信息量相当大,有的材料既有史实,又有评论。 3.对策 (1)怎样才解读懂材料: ①从文言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前提是粗读文字,理解大意,要注意文言文材料的出处,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②对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获取有效信息,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2)读不懂材料怎么办: 由于文言文材料有明显的文字阅读障碍,若未能读懂材料,可对材料进行粗略翻译,紧扣设问作答,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设问进行适当分析说明,谨防某一设问不作答,而成为空白。 (二)文言文材料范例讲练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北)①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②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信息获取] [粗读] 材料一反映宋代娱乐演艺场所的热闹、繁华,材料二反映清代戏曲种类繁多。材料三反映了戏曲的娱乐功能,材料四反映戏曲的教育功能。 [细读] ①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戏曲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密切相关。②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反映了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 [问题生成]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 ”,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三)文言文材料解答体验 市场经济下对人性的思考更加重要,对此我们不妨对孟子等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加以研究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额头);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