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文汇》国粹精神与文献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朝文汇》国粹精神与文献价值

《国朝文汇》国粹精神与文献价值   摘 要:《国朝文汇》是江浙藏书文化的衍生物,在清末民初特定历史背景下又寓有国学救亡的目的。保存国粹具体表现为保存乡土文献,其核心是弘扬乡邦文化。《国朝文汇》编撰者秉着浓烈而执着的国粹精神,以江浙宏富的藏书为支撑,以笃实严谨的态度执行编纂,凭文献史实张扬国学认知与文献识见,选文达一千三百余家,皇皇巨著挽救了不少濒临散亡的清代文集,具有辑佚存失与参校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国朝文汇》;国粹精神;乡邦情结;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陈志扬,男,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元明清文学史研究;叶仙云,女,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2-0132-09   《国朝文汇》(今名《清文汇》)是清光绪三十四年由上海国学扶轮社沈粹芬、王均卿、黄人、张廷华联合编纂的清代文章总集,成书于宣统二年,选文一千三百五十六家,收录作品一万余篇(实收五千五百余篇),是一部搜罗广、篇幅宏的清代古文选本。钱仲联曾说:“清代诗文,载自今日,一代完整的选本,只有黄人、沈粹芬《国朝文汇》、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两种。”[1](P170)元好问《中州集》与钱谦益《列朝诗集》是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歌总集,在体例上与之一脉相承的《国朝文汇》是对《中州集》、《列朝诗集》文献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阐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一、藏书与国学的文献情怀   《国朝文汇》是江浙藏书文化与晚清国学思潮相交荫的产物,具有保存文化与文化救亡的目的。“一以广先人之旧业,俾得摩挲手泽。一以保中华之国粹,毋使后人兴文献不足征之叹耳。”[2](卷首)沈粹芬克绍祖志,此番藏书宗旨的自述业已将《国朝文汇》的编纂动机阐释殆尽。   就《国朝文汇》的编纂动机与文献渊源而言,与其说《国朝文汇》是清代古文选本的一种批评形式,不如说它是江浙文献精神的文化表述。自宋代以来,江浙文人就极重文献的收藏与保存。王士禛云:“吴自江左以来,号文献渊薮,其人文秀异甲天??。”[3](P1985)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兵燹之灾、晚清的战乱之厄后,江浙人士的文献存录意识弥久愈坚。刘承幹谓:“溯自同光以来,际中兴之会,吾浙士大夫多好搜罗古籍,表彰先哲。其藏书之富,如钱塘之丁氏,槜李之孙氏,归安之陆氏,彰彰在人耳目者。”[4](序)沈粹芬是近代著名的出版家、藏书家,《国朝文汇》编纂的最初构想因其而起。沈粹芬曾自述云:“家本世儒,有声士林,先世鸣野山房所藏,在嘉道间已流誉东南,而霞西公三昆季,藏书之富,尤冠吾越。” [2](卷首)又于《国朝文汇》序曰:“予家夙以书世其业。先曾祖石楼公嗜书成癖,抱残拾遗,博搜精鉴,每得善本,珎比琳琅。先祖素庭公继之,馆谷所入,辄以购书,颜其堂曰味经,藏书之名藉甚东西浙,与鄞之范氏、杭之丁氏、湖之陆氏相骖靳,远近之货书者踵相接也。”1由此可知,沈家是一个世代以藏书为好的家族。沈粹芬的先祖沈复粲是绍兴著名藏书家,家辟有鸣野山房藏书阁,“自壮至老,博览广搜,藏笈之富,著称越中” [5](卷首)。在浓郁的家族藏书文化的熏陶下,沈粹芬承袭祖业之志,可谓萌于灵心,启于世运,建粹芬阁藏书楼,藏书数万卷,收藏大量的古籍善本、珍本,是浙江绍兴一大藏书家。沈粹芬于《粹芬阁珍藏善本书目》自序曰:“生平别无嗜癖,惟雅好藏书。孤本精刊,尤为神往。访觅搜罗,不遗余力。……时节如流,瞬逾知非之年,百务丛脞,述作良难,惟稍分余晷,从事收藏。一以广先人之旧业,俾得摩挲手泽。一以保中华之国粹,毋使后人兴文献不足征之叹耳。” [2](卷首)《国朝文汇》的编纂就是根源于这种家族血统与地域文化沿袭而来的保存文献的自觉意识。   《国朝文汇》的直接编纂动机可以追溯到沈粹芬极嗜古文辞的先祖沈复粲。沈复粲曾言:“文至国朝而极盛。……学者取径行远,自迩当先从事于本朝。顾时代屡更,别集 迭。选家咫见尺闻,弋罗未广,又或自矜门户,动遗筌蹄,颇为学子所诟病。拟征同人编成总集,而有志未逯遽赴,修文伟业存诸悬想遗训,俟诸后人。”(《国朝文汇》卷首)对沈粹芬而言,编纂《国朝文汇》是其渊思寂虑后意在续成先祖遗志的必然。历经清末天道反覆的沧桑巨变,爱国人士存文保献的深心卓识也在悲怆与反思的交织中淬炼。沈粹芬的这一构想与王均卿一拍即合,并且得到以爱国志士汤寿潜、藏书名家缪荃孙为代表的江浙人士的大力支持。沈粹芬《国朝文汇》序云:   粹芬拘瞀之质,失学少日,夙夜惴惴,常以未绩先志为恨。稽固海上,偶与当代贤达汤蛰仙、郑苏戡、缪小山诸先生健谈及此,共切赞成,老友王君均卿尤欣然引为己任。固出先人所藏兵燹未尽者若干种,补购者若干种,友人赠遗者若干种,商定体例,次以时代,不主宗派。   虫蛀、水火、兵燹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