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资冲突管理与劳争议处理
* * 劳资冲突管理与 劳动争议处理 湖南省劳动保障厅仲裁处 刘 文 华 如何理解劳资冲突和劳动争议 如何处理劳动者抱怨和申诉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法律救济程序 企业常见劳资冲突管理实务 一、如何理解劳资冲突和劳动争议 (一)劳资冲突缘何产生 (二)劳动争议时空过程分析 利益差异 沟通因素 个人价值观和个性差异 信息差异 认识差异 角色差异 参与因素 奖酬制度 权力因素 渠道不同、 传递偏差、 处理方式不同 角色与个人能力矛盾 角色与个人行为矛盾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劳资冲突在所难免! (一)劳资冲突缘何产生 不满(心里) 抱怨(口头,书面,网络) 劳资冲突显性化 满意度调查 内部抱怨与申诉机制 无效 劳资冲突外部化 熟视无睹 外部救济 缺失 调解 仲裁 诉讼 自力救济 缺乏信任 信访 (二)劳动争议时空过程分析 20102 13034 13542 91.4 30660 46224 2709 75404 31545 合计 1028 989 262 92.1 1497 1466 296 2791 1625 1995 1053 246 807 88.1 1216 940 51 2283 1330 1996 1261 789 446 92.8 1399 1377 78 2749 1427 1997 1393 1964 547 90.1 1659 3309 91 3309 1828 1998 1085 825 712 94.8 2113 4212 95 4039 2229 1999 913 709 1096 94.5 2069 4315 92 4315 2048 2000 1573 1082 985 94.8 2356 4592 149 6910 2358 2001 806 1021 1313 93.4 3125 4411 215 8047 3216 2002 1789 1256 1445 86.5 3393 4025 351 8582 3772 2003 4156 1920 1881 82.9 4854 3875 687 8784 4686 2004 5056 2233 4048 95.0 6979 15620 481 22904 7026 2005 8600 1879 6580 95% 8520 4860 540 17560 8600 2006 案外调解 调解结案 裁决结案 结案率 (%) 结案数 涉及劳动者人数 集体争议数 涉及劳动者人数 案 件 受理数 年 度 95-06年全省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处理情况统计表 1995年至2006年12年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增加5.29倍,涉及劳动者人数增加6.29倍,案外调解劳动争议案件增加8.37倍,说明我省劳动争议案件高发态势;但仲裁调解与仲裁裁决比率由3.77:1下降到0.29:1,说明劳动争议处理难度加大。综合,我省劳动关系和劳资冲突管理水平和效度急需提升。 附表: 二、如何处理劳动者抱怨和申诉 (一)如何处理劳动者的抱怨 (二)如何建立内部申诉制度 (三)如何处理劳动者申诉 (一)如何处理劳动者的抱怨 了解劳动者抱怨的原因和特点 薪酬? 工作环境? 同事关系? 部门关系? 坦然接受抱怨(倾听?) 积极与劳动者沟通(80%与20%) 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有效避免处理劳动者抱怨的误区 抱怨自然消失? 抱怨处理公正性?偏袒与倾向性 处理人员中立性? 关心、耐心与信心 (二)如何建立内部申诉制度 劳动者工作岗位职责与权利义务 受理劳动者申诉的具体范围 劳动者内部申诉严格保密 内部申诉程序明确具体(申诉处理业务流程) 内部申诉处理结果告知与反馈 提示 内部申诉说明劳动者对企业依然抱有信心 规定申诉人上诉权利和程序 (三)如何处理劳动者申诉 企业严格执行内部申诉规定程序 密切注意申诉反馈和处理申诉态度 妥善处理好突发性事件 认真处理申诉处理工作 三、如何理解劳动争议法律救济程序 (一)如何理解劳动争议法律救济程序 (二)劳动争议法律救济途径的受案范围(一) (三)劳动争议法律救济途径的受案范围(二) (四)不属于劳动争议法律救济受理范围的争议 (五)当事人仲裁申请是否受理的审查事项 (六)仲裁管辖 (七)仲裁申诉时效 (八)仲裁举证责任 (一)如何理解劳动争议法律救济程序 协商:劳资协商自治与内部抱怨申诉平台与机制 调解 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名为调解,实为协商 企业外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 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诉讼: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两审终审 人民调解 区域性行业性调解 开除、除名、辞退、辞职、自动离职而发生的争议 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规定而发生的争议 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