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极旅 富人们南极冲锋
极旅 富人们南极冲锋
著名旅行家蔡景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点,梦想南极,就是梦想生命的怒放。』 南极,貌似安静平和,又涌动着意想不到的生命力。在中国,一批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富人,宁愿放弃赚钱的时日,深入极地。自然的壮美,生命的渺小,生态的脆弱,开始改变着他们的固有的观念。『最重要的不是实现梦想到达南极,而是要带着责任和承诺从南极回来。』 这是一种非同一般的旅程。这些富人们的极地巅峰体验,如探照灯,照进他们本已封闭而骄傲的内心深处。寻找更健康的生活,改变,从自己开始;改变,正在发生。
无极限梦想
对于去过南极的那些人,『行程虽然结束,但负责任的旅行却未竟于此』。
越来越多的南极旅客感觉到,南极不仅仅是另一个地方,『它更像一个载体—你将自己置身其上,它就会将你慢慢淹没。』
“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常见的。这里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冰面裂缝的声音,就像有人跟在你身后,但那其实只是冰的声音。” 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在纪录片《世界尽头的奇遇》中把南极描述得如同另一沉寂的星球。“到处都是巨大的蓝,天蓝,冰蓝。生猛地闯入眼帘。看着看着,有点害怕,好像到了另外一个星球,容易胡思乱想:会不会有外星人突然将我一把抓走?”回忆起去年的南极之旅,见多了奇山异水的摄影师黄国伟说他当时仍很忐忑。
2012年11月29日, 黄国伟等181个中国人搭乘“中国国家地理号”开赴南极——从北京出发,飞越大半个地球,一路向南;自阿根廷上船,继续南下。睡梦中,有人大喊:“南极到了!”黄国伟赶忙拿出长镜头瞄向窗外,“第一眼看到的南极,远处,有浮冰,慢慢地飘着。渐渐就看到冰山。阳光灿烂。内心颤抖。很期待能看到企鹅、鲸鱼、海豹。”女孩子都在欢呼。有人感动得流泪。
这些人最初对南极的了解,大都止步于企鹅。去过南极的游客乐于互称“鹅友”。“鹅友”们大部分是事业有成者,“有钱,而且有闲”。同黄国伟一起南行的环球旅行家林建勋说,这趟旅行,同行的“鹅友”还有《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李栓科、知名投资人但斌、汉庭酒店的创始人季琦、前排球国家队运动员陈刚、旅行家范毅波等。“去南极就像一种瘾,让你欲罢不能。”林建勋说,他前后已去过5次南极,每次的感受都会不一样,“这种没有杂质的、大块的美,太震撼了—先震撼视觉,再震撼心灵。”
这些事业有成的人,听从内心召唤,走向远方。
幸运的是,这是一次真正没有尽头的旅程。
幸运的是,他们几无一人失望,满载而归。
“曾经蹄踏171城,死里逃生5次”,宁波人朱以奇喜欢冒险,爬过阿尔卑斯山,对他而言,南极之魅,重要的不只是风景,还洋溢着一份别样的亲情感怀。
2012年1月,朱以奇经过小半年多努力,终于办下阿根廷的签证,开始了南极之旅。“我经常去世界各地旅游,就像父亲的一双眼睛和一双腿,我要替他去领略这个世界的精彩。回来给他看我拍的照片,给他讲路上的见闻。让家人分享旅途见闻,其实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朱以奇告诉本刊记者,从小父亲带他出门旅行,后来父亲因车祸卧病在床。
从世界最南端的城市—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出发,朱以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23个探险者都聚集在了“远征号”探险船上。第一天,风平浪静地度过。第二天,穿越“魔鬼海峡”德雷克海峡。船长讲,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果然,风暴如期而至,船只不停颠簸,有人相机长镜头被折断了,有人摔伤了,有人反复呕吐,有人开始吃晕船药。而此时,对于不晕船的朱以奇来说,深感骄傲。
第四天,朱以奇一行终于可以登岛了!岛上苔藓居然不少,绿意盎然。“我们拍了照片后,就在开玩笑:身后全是苔藓,别人看了照片后会不会以为我们根本没去过南极,还只是在哪个动物园拍的?”其实那是一个过程,从群岛,半岛,再到大陆,冰雪是逐次丰厚。
“南极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寒冷、危险、冰天雪地,摇摆的企鹅、慵懒的海豹、漫游的海鸟,这些也是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中看到的;但是真正到了南极,你会发现偶有的绿色苔藓,发着蓝光的冰山,乳白色的天空,还有企鹅对着大海长时间发呆,有海鸟间的激烈争食,有徒步走在冰雪天地中经常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朱以奇不只一次对朋友如此感叹,“对南极的印象,会随着不断的深入发现自我认知的浅薄。”
“对于很多人来说,南极是一个巨大的梦想,或者是自己人生梦想的一个终极载体。”旅行家蔡景晖在南极的船上,听探险队员讲起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叫安德鲁的美国老头,94岁来到南极,尽管他腿脚不灵便,不能滑雪、游泳,但他不错过任何一次登陆。每次他都会静静地看。他告诉好奇的鹅友,他已经去世两年的妻子最大的人生梦想就是到南极。因为种种生活压力和蹉跎,老太太临终也没有实现她的梦想。于是安德鲁自己来了,“他说,他是替她来的,所以他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登陆机会;他说,他要用自己的眼睛为他圆梦;他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