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胜到韶山历史遗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永胜到韶山历史遗境

从永胜到韶山历史遗境   明代设置澜沧卫,在云南永胜的边屯文化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现在的永胜县城,当时系云南布政使司及云南都指挥使司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要地。边屯历史中展现出了毛泽东的祖先毛太华客籍永胜的史幕:毛太华来自江西吉水,其远袓为渐江江山毛氏,并与蒋介石长妻毛福梅为同宗。历史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历史复述了漫长的遗境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 因战乱避祸北胜州   4月的初始,我们的车沿着蔚蓝的程海往前走,正是在往前走的时光里,我们寻找到了毛泽东的祖先。人为什么要寻根?是因为我们要确定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真理,生命是用自己的一生创造和探索真理的一个过程。毛泽东这个名字对于我们集体和个人的记忆来说,都是撼人心弦的历史记忆,他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虑和想象。而此刻,作为一个诗人,我只想去寻访作为诗人的毛泽东的祖先,这对于我来说,当然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毕竟,在我成长的记忆里,毛泽东这个名字曾经像天与地一样神秘。   对于毛泽东的祖先来说,程海无疑是波平浪静的一面蔚蓝色的镜子,是千里迢迢抵达此地时首先跃入眼帘的明镜,是一个家族在500年前所看到的希望。   想象中我仿佛看到了毛泽东祖先的江西吉州龙城(今吉水县八都镇)从那里出发我恍若回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于年久的战乱,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来到了北胜州。那时候的北胜州是从千万里屏障中跃出的青绿色的盆地。毛太华成为了一位留守北胜的军士,之后,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满腹的抱负面朝着北胜州的山水,也必然面朝着人生命运的诸多转折点。   在北胜州落脚以后,毛太华遇上了一名土著女子,同时也在澜沧卫古城完成了自己的婚姻,之后是他从军立功以后而任百户长的时光。那是他无限灿烂的年华,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平静的时光。他被派谴到了程海南岸的凤羽山麓屯垦,此刻,他携家人来到了程海岸,青蓝色的碧水倒映着毛太华的影子,从征战到边屯,这是他生命中不相同的人生经历。   生活与忧虑的艺术在于转换,葵花朝向了太阳,是一种阳光的转换;海洋将潮汐涌向陆地,是一种惊涛滚滚的转换……以此类推,每事每物都有拥抱和缠绵,它们追问生命,而生命便教会了它们转换的艺术。我们在转换中离凡俗的大地更加亲近,我们离不开繁琐,只有在繁琐中才能简洁。物与物、心与心永远沉浸在它们相互的教义、信念和关爱融洽中,这就是我们的俗世,也是生活与忧虑的艺术。 蔚蓝色的程海曾经承载了毛氏先祖对云南边地的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冀。   而此刻,我的目光随同毛泽东的祖先毛太华来到了程海岸边,在毛太华的身边站着他的女人因为婚姻,他奇迹般地与这片属于澜沧卫的地域有了水乳般的联系。之后,他们朝着程海南岸走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身体仿佛被程海的潮汐推向了一个凡俗而神奇的领地,沿途是荒芜的土地、寂寥的四野。当他们终于抵达了程海南岸的凤羽山麓时,从远方飞来的候鸟们仿佛也随同他们迁移到了此地。之后,是艰辛而漫长的边屯,它随同云南边疆的历史在此地一隅揭开了边屯的一个篇章。 毛氏始祖传说   我们沿程海首先来到了边屯文化博物馆,这是一个依傍着毛泽东祖先居住的毛家湾,远远看上去像一座古老的城堡,复述着云南边屯历史的往事。   在蔚蓝的天空下,馆长秦政业站在博物馆外面的台阶上,满怀激情地给我们讲述了博物馆的诞生过程。随后我们参观了博物馆。在我看来,里面陈列的不是僵硬的风物化石,而是活生生的云南边屯风物史记的史诗。接着,我们来到了塑立着毛泽东塑像的广场,秦政业馆长又给我们讲述了将毛泽东塑像从湖南韶山请到边屯文化博物馆的轶闻。   博物馆有毛太华生平事迹展板,面对展板中的历史画面,我们有了探究寻访并溯源的念头,尽管溯源是一个异常繁复的过程。博物馆不远处就是毛泽东祖先的居住地毛家湾,我们遂前往溯源。   后人对待历史,就像对待神和永远闪烁在天空中的繁星,虽然我们与繁星间有数不尽的距离,但仍然仰望着繁星在茫茫黑夜深处的状态。   继续向着毛太华的栖息地前行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之后,刚刚修建完北胜州土城的毛太华,率领百户军士迁往了程海南岸的凤羽山麓屯垦,这是一幅更久远的画面:年轻的毛太华携带着新婚不久的土著妻子,就这样来到了凤羽山麓。多年以后的今天,此村庄也叫毛家湾,它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边屯第一村。   放下了军器的毛太华面朝着凤羽山麓,依然心怀着许多抱负。我们来到凤羽山麓时已是午后,这是一座平凡的村庄,我们看到了炊烟、牛羊,看到蜷曲在家门口的土狗。这些皮毛金黄的土狗跟城里的洋狗有完全不相同的生活状态,相比那些城市洋狗,乡村的土狗们更有一种自由的幸福常态。这里展现的是毛太华当年走过的路,那是洪武十九年(1386年)的秋天,这片荒芜的凤羽山麓下突然出现了百户军士和他们携带的家人,从此以后,一座村庄就这样诞生了。 澜沧卫历史上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