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别-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逝者 物理系 组长:林芸(07300190077) 组员:胡晓倩(07300190087)武迪(07300190089)蓝凡立(07300190090) 课题阐述: 有这样的一句话,上帝终究对每个人都公平,因为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很难想象如果人可以不死,这个世界和社会将是怎样,这是无法想象的。而我们每个人其实又都不愿意过多地谈论死亡,我们恐惧死亡,担心死亡,而我们却又时时刻刻地面对死亡。这是一个多么矛盾和复杂的问题。 由于时间的有限,也由于课程的要求,我们选择关于死亡问题的一些具体的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之所以会选择这几个具体问题,正是由于我本人反复思考过,经历过,面对过这些事情,它们让我痛苦过,迷茫过,害怕过,但同时又让我领悟许多。关于亲人的突然死亡,我们最爱的人如果突然离开我们(包括恶疾,意外,车祸)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继续生活,亲人的突然离世又将会怎样影响我们将来的生活,生命中曾经的那些痛苦悲伤对我们一生有着怎样的意味。 开展情况与工作分配: 小组四个同学分别回顾了在过去的人生中所遇到过的“离别”,生命中的那些逝者他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他们依旧在我们的回忆之中,这种回忆与反思,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对于伦理的作用有了更为真实的感悟。 主要展开的形式: 组员小组讨论 采访一些同学 一次亲身考察 工作分配: 组长(林芸)主要负责团队任务工作的布置开展的组织活动,组员(胡晓倩,武迪,蓝凡立)主要负责报告内容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成果: 三段回忆: 第一次面对死亡的经历,关于逝者的回忆,真实的感受,只字片语之间表达出对于生命的领悟 隔壁家的爷爷 不能说是认识,恰好抽签时抽到,于是我们的房子便建在了一起,于是我们变成了邻居。 我管他叫周爷爷,而他,从来不叫我的名字 每天放学回家,周爷爷总会坐在门口,见我回来,就会打个招呼“放学啦?”,“嗯,放学了!”我会回答他,每天 直到有一天放学,隔壁家的门口不再出现周爷爷的身影 爸爸说,周爷爷走了,走的很突然,但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周爷爷已经很老了 那天晚上,隔壁家灯火通明,突然间,来了很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 依照族人的习俗,巫在隔壁家的门前空地上跳起了不知名的舞,唱着听不懂的歌,两天两夜 隔壁家的门前依然会不时的有人坐着,只是不再是周爷爷 死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一个人突然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不再给我们制造新的记忆?但这不意味着他就会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只要我们依然对他有记忆。 死亡作为疾病的一种转归,是生命的必然规律。但是人们为什么会抗拒死亡?有人说,人不怕自己的肉体离开这个世界,人害怕的是,因为肉体的离开,他的人生价值就无法实现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的伤春的诗呢?花开时,它们装扮了春天;花谢时,它们可“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看到了花从生到死整个过程中的价值,还是为它的凋谢叹息,仅仅因为,它,死了。人作为有意识的物种,或许害怕的是意识之外的东西,虽然我们做过很多的想象,但没有人知道死后真正的世界…… 我的曾祖父母 回想起来,我还比较幸运,至今尚未经历过至爱亲人的过世,未曾体味过那种死别的痛苦。好像仅有的经历就是曾祖父母的过世,但因为他们并不曾从小伴我长大,只在每年回老家过年时会见上一面,故他们的离去不曾给我带来多大的伤痛。 曾祖母去世的时候我很小,大概7岁左右,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了;曾祖父过世的时候我11岁,印象更深一些。曾祖父走得很安详。爸爸说曾祖父临走前的几小时突然跟爷爷讲他想我伯父了,很想见他,于是爷爷就打电话叫来我伯父。伯父跟曾祖父讲了会儿话之后问他是不是累了,要不要睡会儿。于是曾祖父就睡了,然后几分钟后他在睡梦里毫无痛楚地离开了。村里的人都说曾祖父前世必做了很多的善事,今生才得以这种安详的方式离开。两位老人生前一直身体健康,都是到了90多岁的高龄。爸爸还说曾祖母过世前的最后一餐饭都是她自己做的。 我对曾祖母生前的印象就是依稀记得每次回老家她都坐在床上跟她的孙媳妇们聊家长里短。妈妈说曾祖母很喜欢给她的重孙子们起名字,弟弟出生的时候曾祖母也给他起了个名字,不过弟弟后来还是叫了别名。对于曾祖父,记的每次回老家,曾祖父都坐在大门外的台子上看着他的孩子们一年又一年地回来又离开。对我们这些重孙辈,曾祖父总会招手叫我们过他身边去。我曾跟爸爸说,我们这个大家族,重孙辈的小孩子就有18个,大家住在各地,很少回去看看,曾祖父又这么老了,他不会分得清谁是谁家的孩子吧。可爸爸告诉我说你曾祖分可分得清呢,每年谁来了谁还没来他都清清楚楚。我真的很惊异于这么高龄的曾祖父记忆竟然还这么清晰。如今,曾祖父过世了,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在曾祖父曾经每天都坐过的台阶上坐一会儿,凭我对这个老人仅有的一些记忆怀想一些他生前的事情。 如今,爷爷奶奶也已经80多岁了,也还比较健康地独自生活在他们守了一辈子的老房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