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军人当政埃及政治现代化中别样传统
军人当政埃及政治现代化中别样传统
开启现代改革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于埃及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重演相似历史场景的概率就更高。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横扫北非,就几乎重演了7世纪阿拉伯人曾经上演过的历史活剧,不同的是,7世纪后阿拉伯人逐渐成了这块广袤土地上的主角,而16世纪之后,土耳其人要面对的仍然是阿拉伯人——作为主体人口的阿拉伯人长期受到土耳其人的统治。而19世纪欧洲列强来到北非时,上演的剧目就完全不同了。
1801年,出生在阿尔巴尼亚的奥斯曼军人穆罕默德·阿里奉派来到北非。几年后,他就任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这位军事统帅决意背叛帝国,把埃及建成自己的家天下。在此后40余年,他大兴新政,成为埃及现代化的奠基人。为了对抗政敌并对外扩张,阿里征召土著农民入伍,建立陆海新军,采用欧式武器装备与操练方法。埃军战斗力显著提高,使欧洲列强不敢轻举妄动,也使宗主国土耳其接连败退,并将周围大片土地纳入埃及版图。阿里消灭当地传统政治势力,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革新经济制度以便攫取财富。他大量购买欧洲机器,聘请外籍技工,设立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军事行政改革需要大批军官、士兵及技工,为此阿里鼓励建立医疗设施,派遣赴欧留学生并建立军事、行政、技术和外语类学校。
阿里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和巩固政权,组建新军成为其一切改革的重要推手。马克思称赞其是“惟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使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惟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实现民族独立
阿里死于1849年,他的王朝又维持了100多年。19世纪后期,经济失败等原因迫使埃及政府一再裁军,大量土著军人提前复员、军饷缩水或晋升受阻。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提高土著阿拉伯人的政治地位,以艾哈迈德·奥拉比为首的土著军官于1881~1882年在开罗发动兵变,公开对抗国王与侵埃英军,虽然最终失败,但开辟了现代埃及土著军人攫取政治权力的先河,成为全体埃及人的民族英雄。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继续控制埃及的防务。1936年英埃同盟条约签订,此后英国只负责操练和装备埃军,???队指挥权转移到埃及军官之手,军校恢复招生,从而为土著埃及人踏入军界和攫取政权提供了良机。
1937年,土生土长的埃及人纳赛尔考入埃及皇家军官学院。1948~1949年纳赛尔参加首次中东战争并立下战功,埃及却遭遇惨败。军衔晋升不易、英国粗暴干涉、埃军表现拙劣,使年轻气盛的纳赛尔深感屈辱,他决心改变现存政治秩序。1949年,纳赛尔秘密创立反政府的“自由军官组织”。自由军官在革命前夕都为中下级军官,普遍出身社会中下层,教育背景优良,但大都如同奥拉比那样仍然受到土耳其族军官的压制。“自由军官组织”痛恨英国的殖民侵略、厌倦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多党政治、憎恶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腐朽统治,对埃军在英军面前的唯唯诺诺以及首次中东战争的惨败痛心疾首,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多党政治、英国侵略、犹太复国主义的浓厚色彩。
维护总统大权
1952年以纳赛尔为核心的自由军官发动七月革命,控制埃及政权。翌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覆灭,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成立,埃及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革命后纳赛尔建起的军人政权左右开弓,既埋葬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又取缔多党制、确立一党制,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限制无序的政治参与并重建久违的社会秩序。总体而言,纳赛尔当政期间,总统大权独揽,一党制确立,军人掌控国柄。埃及参加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并一度与叙利亚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纳赛尔发起工业国有化以及多次土地改革,极力缩小贫富差距。1970年纳赛尔鞠躬尽瘁死在任上,亲密战友、副总统萨达特继承其位。
萨达特早年考入开罗军事学院,毕业后参与创建“自由军官组织”并担任领导人。就任总统之后发起“纠偏运动”,刻意削弱前自由军官的军政权力,力图淡化政权的军事色彩。但萨达特政权仍然以军人为核心。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和许多省长依旧出身行伍。萨达特当政期间,多党制启动,然而总统大权仍然不可撼动。萨达特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却在几年之后实现埃以媾和,一度遭到很多阿拉伯国家反对。1981年萨达特在权力如日中天之时遇刺身亡,凶手是厌恶萨达特内外政策的少数军人。副总统穆巴拉克继任总统。
穆巴拉克早年考入空军学校,军中履历充实,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因战功先后荣升空军中将和上将,此后在政坛青云直上。穆巴拉克时代,中央政府的军事色彩继续淡化,然而各省省长中仍只有一半左右为文人。民族民主党一党独大的多党制度得以发展,但民主化进程曲折。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在反对声中黯然退隐。在穆巴拉克卸任前后,中东伊斯兰世界活跃在世纪之交的政坛牛人,或寿终正寝(例如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或死于非命(例如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或逃亡国外(例如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