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印度崛起视角下“东向政策”意图与实践.doc

印度崛起视角下“东向政策”意图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度崛起视角下“东向政策”意图与实践

印度崛起视角下“东向政策”意图与实践   【内容提要】21世纪以来,随着印度的崛起,其“东向政策”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首要意图已经从谋求经济利益转变为战略利益空间的扩展,经济利益与安全因素仍然是“东向政策”新阶段的重要意图。印度崛起背景下,“东向政策”在地理范围上不断扩展,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深化。印度实施“东向政策”有制衡中国的考虑,但是“东向政策”在战略上更多的是对中国的“软制衡”而不是遏制中国发展。印度“东向政策”对中国的软制衡,也取决于中国怎样应对“东向政策”,中印可以通过“安全互构”的方式建立战略互信,中印应理性看待对方战略利益的扩展。   【关键词】印度 东向政策 中国因素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终结以及苏联解体使印度面临的国际环境持续恶化。苏联解体不但使印度失去了重要的战略盟友,而且使印度失去了主要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在此背景下,印度在国内开始进行经济自由化改革。为了给经济发展提供新突破口,印度决定实施“东向政策”,最初目标主要是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亚国家发展经贸联系。然而随着印度的崛起,进入21世纪后印度“东向政策”的目标已远远超出了东盟和经济领域。   印度“东向政策”初始阶段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21世纪以来,印度“东向政策”实施的范围由东南亚地区向西太平洋地区扩展,印度与亚太国家的合作领域也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安全等领域。随着印度的崛起,其“东向政策”也进入第二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印度与亚太国家之间各领域互动频繁,“东向政策”在印度外交中的地位随着亚太地区的勃兴不断上升。   瓦杰帕伊最早提出“东向政策”不仅限于东南亚国家。2002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在新加坡发表印度对东盟和亚太地区政策的演讲时曾表示:“从地理和政治现实角度来看,印度属于亚太地区,它不取决于地区机构是否接受其成为正式成员。”此后不久印度外长亚施旺特·辛哈(Yashwant Sinha)明确提出了印度“东向政策”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他表示,“如果第一阶段‘东向政策’的重点是贸易、商业及东盟多边机构的会员国,那么第二阶段重点就是实质??的安全和政治合作。”2003年9月辛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表示,“‘东向政策’新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东向’的范围将重新定义,包括从澳大利亚到东亚的广阔地带,其中东盟是该政策的核心基础。”印度“东向政策”第二阶段的外交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展印度外交的地理空间,与东亚和南太平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二是从关注经济领域扩展到关注安全领域,如联合保证航线安全以及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威胁等。此外,第二阶段另一个层面的考虑便是加快发展印度东北部地区。2003年10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出席在巴厘岛举行的东盟峰会和第二届印度一东盟峰会期间与东盟国家及中日韩等国领导人进行了深入商谈,表明了印度推行“东向政策”第二阶段的决心。“东向政策”第二阶段具有如下几点特征:强调发展与东南亚的有形联系,使印度走出南亚和印度洋,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为其提供了新动力。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印度“东向政策”的意图。第二部分从印度与亚太国家双边关系拓展及印度参与亚太多边机制的角度陈述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一系列措施。第三部分考察中国因素在印度“东向政策”中的作用。第四部分作为本文结论分析印度“东向政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一、印度崛起背景下“东向政策”的意图   (一)21世纪以来,印度“东向政策”的首要意图已经从谋求经济利益转变为拓展战略空间   印度“东向政策”肇始于印度国内进行经济自由化改革时期,印度希冀借助东南亚国家经济腾飞拉动国内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实力。印度在“战略上介入东南亚地区是为了在1991年失去超级大国的保护后寻找新伙伴和合作者”,其中经济因素是“东向政策”提出的首要原因。然而随着21世纪初印度的崛起,“东向政策”的首要意图逐渐由经济因素转变为战略空间的拓展。   这一转变始于瓦杰帕伊政府上台后提出的“周边外交扩展政策”,是指随着印度的崛起,印度的战略空间要向南亚次大陆以外地区进行扩展,印度外交的“周边”概念不再仅仅指南盟国家,亚洲其他国家也将纳入印度“周边扩展外交”的范围。2004年国大党政府上台后重申了扩展周边在印度安全和外交政策形成中的重要性。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的指导下,“东向政策”成为“周边扩展外交”面向亚太地区的分支政策。在此背景下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意图也发生了某种变化,演变为印度希望与亚太国家建立战略联系,扩展战略空间。“东向政策”新阶段实施的另一个层面考虑是对南盟成立后南亚国家在经济合作领域和南亚地区主义停滞不前的反应,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的恶化,印度也希望通过“东向政策”与亚太地区的国家建立战略联系,获得更多外交政策支持,从南亚僵局中走出来以赢得更大的战略空间。   (二)谋求更大范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