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文化长河里徜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瓷器文化长河里徜徉

在瓷器文化长河里徜徉   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瓷器,博物馆里的官窑名瓷,生活中的日常用瓷,甚或图册照片上的瓷器,几片旧瓷的残片,都是眼睛常常流连的对象。也曾亲手学做过瓷器,随着转盘将黏土扶摇而上,成罐,为瓶,那是难忘的经验。想着不起眼的黏土经过窑火的洗礼竟成了温润匀和、明净细腻的瓷器,不见泥土,唯有光泽、色彩、图案,这大概是火与土之间最骄人的结晶了。   地下的泥土就变成了人间的瓷话,从此,叙说不完。   从最初的陶,到原始的瓷,再到始于宋绵延至明清的鼎盛,瓷器几乎伴随着中华古国的文明消长,留下了文明的足迹和灿烂的光华。   那些在博物馆的灯光下散发光泽的瓷器,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叙说着一部物质文化的泱泱历史,同时连接起了一条民族审美的大河。   先来看青瓷弦纹三足樽。天青色,如玉的莹润,厚泽滋润,釉色表面通体布满鱼鳞状开片,凸起圈圈弦纹,润泽的釉色仿佛划过道道弧线,使气度端严的三足樽灵动起来,可终是淡淡地微笑着,让人爱而敬。这是北宋“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之汝窑的出品。   汝窑的釉色有着一种素净中的宝气,一种由纯净而散发的处子之气。除了“天青”,釉色尚有“月白”“天蓝”“粉青”等,如果以天空来比喻,那么万里晴空若“天青”,雨过天晴云破处那一抹淡淡的蓝似“天蓝”,而如洗夏夜的一弯新月就是“月白”了,“粉青”则有一种蓝中烁绿的光泽,给人青绿粉润的感觉。如粉青莲花式碗,粉青釉色上隐约细致的纹片,仿佛莲花的茎脉,似乎也是含香飘送的。   再来欣赏粉青贯耳穿带弦纹壶。略厚的胎体,敦实的造型,釉色较汝窑的粉青凝重些,如翡翠玉的温润。南宋官窑的瓷器与北宋的优雅素净一脉相承,只是更追求丰满浑厚的感觉,于清秀婀娜里捎出了流丽而端庄的风度。加之“紫口铁足”的映衬,感觉瓷器犹如一位深沉蕴蓄、柔丽如玉的佳人。漱玉词人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隐在了背后,只将绿肥红瘦推到了前台,风雨离散间还有如玉瓷器相伴,似也生出些人生的温暖。   宋瓷是清雅的,就像宋朝的麦积山石窟,里面的雕像也??清瘦的。范宽、马远等宋人的山水,无论峰峦叠嶂,还是山水一角,终是素淡悠远的,即使是宋徽宗的花鸟,富丽的设色还是有着清秀细劲的底子。“合乎天造,厌于人意”在崇尚“理学”的宋朝是当然的艺术追求,“天工与清新”成为庙堂和民间共同的审美境界。静穆、晶润、如玉的宁静,尤其南宋的瓷,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动荡中,似乎是宋人生活中一抹幽丽清宁的色彩。遥想“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或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易安居士,陪伴他们南渡的是否也有一二件宁静清雅的粉青瓷器,温暖一下那一颗伤痛的心?   大概因了马上打天下的豪情吧,元代的瓷器洋溢着雄浑,浮梁瓷局的建立使瓷器业在元代兴旺发达,卵白釉、蓝釉、釉里红、青花等釉色缤纷吐艳,瓷面装饰也是繁复多样,从底足部开始,如意云头纹、莲瓣纹、龙纹、花卉纹、蕉叶纹,层层渲染,有一个青花盖罐,纹样层次足足有十二层。不过,花样虽多,却无壅塞杂乱之态,反而有壮美之韵,仿佛那种草原上的歌声,高亢而辽远,深入大地天空的感觉。   就说元代的青花凤头扁壶吧。这是一件修复成型的元瓷,造型浑厚、饱满,牡丹和凤凰的纹样和器型浑然天成,壶嘴在凤翼的过渡之后正好是昂首的凤头,仿佛凤凰与牡丹共舞,也似凤凰从花丛中飞腾而起。但沸腾的窑火将它们缠绵在了一起,青花一统了色泽,靛蓝拖出苍翠,跃动的生命凝固于那一片沉着的蓝。感觉元青花有一种奔腾感,如那件青花双龙纹扁壶,长方壶身下方两条三爪龙飞舞于海浪之上,壶身上方则是缠枝菊与缠枝莲,而壶肩部堆贴着四条小龙,伺机而动的样子,是做提梁用的。如此,小大双龙上下交辉,安静的青瓷仿佛被搅起了浪花,那种翻腾好像是要从壶身里面跑出来似的。感觉描画这样的青花瓷的元代匠人,是一个手里有风的人,仿佛太极手间的气,菊莲缠枝的细巧好似风吹般摇曳作响,更何况作为图腾崇拜的龙。   明代的青花瓷器那浑融华滋的味道也让人喜欢,可是更喜欢成化年间的斗彩和永乐年间的甜白釉。   斗彩,是一种装饰工艺,以青花为轮廓线或作局部图案,再填以其他色彩,通常所见有黄、绿、红、紫等。因为是两次入窑烧成,釉下的青花和釉上色彩竞相媲美,好像是要比斗一番。斗彩比青花的单一色彩自然丰富,可是那些色彩并不是要盖过青花的,它们淡淡地浮现着,柔柔地滋润着,是甘愿做配角的样子,可也是个光晕幽雅的角色,让你的眼睛离不开。真的是名副其实地斗彩呢:那些色彩,光一种黄,也要分鹅黄、杏黄、姜黄、蜜蜡黄;一种绿,也要有水绿、叶子绿、山子绿。即使花不争春,也是要把春来报的。只是它们以一种幽兰的姿态融入了瓷器的润泽。   甜白釉的秀丽是可以和熟鸡蛋去壳之后的那种白洁和光润相比的,这种白看上去真的像白糖一样,想起小时候碰上的是经济短缺时代,母亲的朋友从新疆带来的白方糖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