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侗族民居室内环境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三江侗族民居室内环境思考

广西三江侗族民居室内环境思考   室内环境不仅影响人体的健康,而且直接影响人们的起居生活的舒适性。本文针对现场的走访调研,首先分析民居建筑室内环境存在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求找到适宜的解决方法,为该地区民居的新建、改建提供技术指导。   室内环境的设计及对人安全、舒适性影响是一应综合考虑。在室内环境包括热环境、光环境的要素之间在设计时作用于人共同达到安全、舒适的平衡点,创造安全、舒适的室内环境。针对研究对象广西三江侗族民居来看,第一由于所处的气候区及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导致夏季室内闷热,冬季湿冷;第二由于传统的建造技艺和建材的运用,导致室内通风和采光较差。故本文在调研和室内环境模拟的基础上,思考侗族民居室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予以指导新建、改造侗族民居的设计。   研究区域概述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寒署分明。近十年来年平均气温18.3℃,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7.3℃,极端最低气温5.2℃。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39.5℃。空气相对湿度81%以上,年均降水量为1730.2毫米。   研究对象现状   1. 研究对象及特征   本文现场调研三江县斗江镇的方宅(如图1)。建筑属三江侗族特色木结构建筑,采用坡屋顶,于1985年建造。建筑朝向南北向,处于山坡中部,北面有较高的挡土。建筑围护结构同样采用木板,窗扇采用木质,其中负一层的窗采用竖向木栅格(内裱纸);一层采用木栅格(部分裱纸);二层采用窗扇,装玻璃,有外廊部分敞开;三层沿屋檐下部采用竖向镂空木格栅。建筑开间和进深都较大,层高约2.6米。   2. 平面功能现状   该建筑地上三层,靠山体建造,局部负一层,总建筑面积约900㎡(如图2)。其中负一层主要是鸡舍、猪舍及整个建筑的主入口(正门);一层主要为生产生活辅助性用房,分为:柴房、灶房(煮猪潲和酿酒)、养鸡养猪栏、电机房(打饲料)、厕所、沼气池、棺材和墓碑屋、侧门门厅,与该层同一标高上最东边的室外是一个鱼塘;二层为主要生活、起居,接待性用房,分为:米房和粮仓、卧房、客房、堂屋(举行家庭祭祀和重大礼仪的场所)、火房(餐厅厨房的结合体)、空屋(用来堆放刚收获还未晒干的谷物,也可用于摆酒席,如有需要还可以隔出新的房间)、杂物间、浴室、阳台;三层主要是处于坡屋顶下的阁楼,局部层高较小,中间部分可以使用,没有进行隔断分隔,整层全部敞开。   民居热环境的分析   根据所处地区气候环境、方位、室内布局,研究对象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有待改善。从室内热环境角度出发,重点思考太阳辐射、温度、湿度及风速,综合各要素的影响来改善室内热环境。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最直接的热来源,室内热量主要来源于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及建筑外围护的热辐射,所以夏季要避免太阳的直接辐射,而冬季则需得到太阳辐射。对于研究对象,冬季由于建筑外围护的影响,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较少(如图3、4)。特别是用于起居的二层,沿南向窗口部分有极少的日照辐射,而中部及北向的使用空间,基本处于零值。所以冬季室内日照,不能满足舒适及安全性。   在夏季,由现状建筑可知,与外界接触外表面积大、外围护材料及建造位置的影响,此时太阳辐射将会导致室内过热。   2. 温度及湿度   气象学中所指的空气温度是距离地面 1.5m 高、背阴处空气的温度。不同地点、不同高度、不同时间、不同朝向,空气的实际温度都会有所变化。室内最适宜的温度是 20℃—24℃。在人工空调环境下,冬季温度控制在 16℃—22℃,夏季控制在 24℃—28℃时,人体感觉较为舒适。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汽含量。水蒸汽主要来自水面和其他潮湿的表面以及植物的蒸发,经风的携带遍布于空气中。影响空气湿度的因素包括地面性质、水体分布、季节和阴晴等。一般认为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 50%~60%。相对湿度低于 20%,人会感到皮肤干燥发痒,喉咙疼痛,呼吸系统的无法正常工作。在夏季高温时,如果湿度过高(高于70%)则汗液不易蒸发,形成闷热感,令人不舒适;在冬季湿度过大则产生湿冷感,同样令人不舒适。   在该研究的民居中,夏季室内较为闷热。通过调研可知造成室内过热过湿的主要因素体现在:1、所处地域气候、地形地貌的影响,处于山区,最热月平均气温较高,相对湿度也较大;2、太阳辐射的影响,建筑周边场地被加热,加热后升温对建筑的热辐射;3、建筑内部的空气对流不畅,难以带走多余的热量和湿气;4、外围护结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   3. 风速   空气流动形成风,改变风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