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人焦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稼人焦虑

庄稼人焦虑   脱贫,最根本得靠产业。然而有些贫困村,有产业,却因缺水,农民只能抱着摇钱树过穷日子;有些贫困村,有“发财树”可种,却因缺地或缺技术等原因,难以走上致富的道路。留守在贫困村的农民,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技术和土地或许是答案。   产业发展机遇   武冈,古称都梁,有“黔巫要地”“三省通衢”之称,位于湖南省邵阳市西北部,作为一个县级市,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2011年被纳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后,武冈市确定了以培育主导产业为目标、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发展订单基地为支撑的发展思路。   湖南菁香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菁香米业”)是发展订单基地的公司之一,它依托湖南省农科院作为技术支撑后盾,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科技、统一订单收购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在武冈,有近6万农户加入菁香米业的订单农业种植,遍布30多个村子,位于武冈市湾头桥镇的泉塘村就是其中之一。   泉塘村有1800人,几十年来,这里由于缺乏大型工业的支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传统农业和种植业低效的影响下,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为了生计,多数人南下广东寻找发展机会。目前泉塘村常驻人口只剩下1250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只有300人。   然而,相对的,未经开发的泉塘村保留了它原汁原味的生态和景观,这里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山清水秀。2007年,走“无公害、绿色优质稻”发展路线的菁香米业在武冈诞生,泉塘村由于具有优质稻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成为该企业的一个种植基地。   好消息一传来,留守村民异常兴奋,纷纷表现出参与水稻订单农业的热情,毫无疑问,这种方式能给他们带来各种好处:首先,菁香米业为参与订单种植的农户免费提供稻种,一亩稻田谷种费用约为60元;其次,提供免费的种植技术培训,在优质稻生长的各个阶段,每个种植基地都派有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再者,菁香米业对优质稻的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的15%-30%;最后,稻米收购的现场,农户即可拿到现金,打欠条的现象不复存在。   缺水,让人心焦   林睦能是泉塘村参与订单优质稻种植??村民之一,家里有6口人,儿子、儿媳带着孙子、孙女去广东务工了,只留下妻子与他作伴。2007年,菁香米业在泉塘村开展订单优质稻种植后,时任村委会办公室主任的林睦能积极响应,在自家拥有3亩土地的基础上,流转了外出务工村民的27亩土地,共种有30亩优质水稻田。说起这种参与种植方式,林睦能的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2012年,他和妻子凭借种植优质稻,净赚了3万元。   在菁香米业进驻泉塘村之前,村民们种的多是些不能留种的杂交水稻,这类品种对种植技术要求颇高,村民们由于消息闭塞,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熟知技术的途径,只好自我摸索。除此之外,这类品种对雨水依赖度较高,雨量一旦缺少,便会大幅减产,而且收购价也处于一般水平。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利润,许多村民弃田外出寻觅“饭碗”。这些闲置的田地,也就成为种植订单水稻的储备良田。如今,泉塘村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土地,都已插上了秧苗。   找到了脱贫的产业,但当地农民的致富路却仍非一帆风顺,缺水依然是困扰他们的老大难问题。泉塘村虽然位于南方,雨水相较北方充沛,不过这仅局限于春、夏两季,并且得是雨水充足的年份,倘若遇上春旱、秋旱,水稻的产量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菁香米业可以回收的水稻有早稻和晚稻两种,晚稻由于口感更好,回收价也更高,一般比市场收购价高30%。然而,在泉塘村即使只种早稻,也不能完全保证产量。因为即使是在雨水较充沛的春、夏两季,雨量分布也不一定均匀,一旦雨水稀少,农民便会开始心慌。虽然村里也修了一些储存雨水的小水塘,但根本不够所有农户所需。   另外,2008年以前,村民用水也依靠离村子十几公里远的洞口县的水库。该水库容积较大,可以同时满足附近几十个村子的用水需求。然而自2009年开始,由于放水渠年久失修,放水能力逐渐退化,直目前已完全失去作用。此后,泉塘村的供水便成为一个缺口。如今,在缺水的年份,村里的早稻一定会减产,晚稻甚至都难以成活。“我们挺为水发愁的,这也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说到缺水,林睦能脸上露出了愁容。   近年来,村民对放水渠整修的呼声不断高涨,然而因为投资过大,迟迟无法动工。据武冈扶贫办主任孙孝伟介绍,完成该放水渠整修需耗资约300万元左右,扶贫办资金有限,并且还要兼顾专项扶贫、产业扶贫、雨露计划等项目,更是捉襟见肘。目前在武冈效益较好的企业多数还处于发展阶段,也不具备承担较大扶贫责任的能力。   除了缺水,农田田埂的狭窄也成为困扰村民的难题。普通的田埂有两个功能,既用来分界田地和储水,也用来方便路人行走。在收获季节,农民当天割下的水稻,由于田埂狭窄,只好肩挑人扛,如此,很难在当天运回到家中,只好夜晚派人看守。这个问题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