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病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外科病例课件

普外科病例 张祝林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 诊治要点 甲状腺疾病的分类:①缺碘及功能不良②功能性③炎性④肿瘤⑤先天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检查①局部肿瘤检查②BMR测定BMR=脉率+脉压(mmHg)-111 ③甲亢特殊检查血清T3,T4,131碘吸收率,B超,核素扫描等 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适应证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女性患者,26岁,已婚。颈前发现一肿物逐渐长大2月。无明显不适,月经正常,肿块与经期无关,局部无外伤史及炎症表现,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心慌憋气,无发热及偏头痛,饮食及精神正常,尿便正常。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肿物约4cm×5cm,位于颈右侧,随吞咽活动,表面光滑,质硬,边界清楚,无触痛,与周围组织粘连,右颈后部可触及2大小不等的淋巴结,X线提示肿物内有钙化灶,B超提示实质性肿块,甲状腺放射线核素扫描示冷结节,碘吸收率3小时7.6%,24h11.3%, T31.3μg/dl, T436μg/dl,Hb110g/L,WBC3.9×109/L,N0.7。以甲状腺癌及轻度甲行根治术。切除右侧甲状腺及峡部,并清扫同侧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结核,颈部淋巴结慢性炎症。出院后继续抗痨治疗1年多,随访3年正常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1.甲状腺癌多发于中老年人,甲状腺癌并发甲减提示病情已属晚期,可该病人发病仅2月余,且青年人甲状腺癌多为乳头状瘤,生长缓慢,该病人有淋巴结肿大 2.忽略了甲状腺结核可能并发甲减,及肿物X线检查提示有钙化灶 3.甲状腺结核临床上不多见,对甲状腺结核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 4.术前术中均为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快速冰冻,本来可以非手术治疗,却扩大根治术治疗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诊治提要 1.乳腺肿块是女性最早也是最容易发现的病变 2.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 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 4.乳腺癌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病例1、女性,25岁,农民,初产后20天,右侧乳腺胀痛,红肿伴全身寒战高热3天,按急性乳腺炎治疗无效而以炎性乳癌入院。患侧乳头凹陷,仅有少量黄色血性乳液挤出,经多家医院按急性乳腺炎治疗,非但不见好转,乳腺却呈极度弥漫性胀大而且逐渐变硬,曾多次用不同型号的针头穿刺,均抽出血性液,血白细胞轻度升高。产前体检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1.需要作的检查 2.最可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4.转归预后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病例2、女性,职工,40岁,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外侧有一肿物2天,无任何症状。 查体:一般情况好,两侧乳腺基本对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1×2cm的包块,表面光滑、活动,与皮肤无粘连,局部皮肤无异常,包块呈实质感,边界清,无触痛,乳头有少量血性分泌物,腋窝可触及2个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其他正常。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1.鉴别诊断 2.治疗方案 3.预后及转归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病例3、女性,30岁,已婚,发现右侧乳腺肿块2月,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无畏寒、发热及胸闷憋气,右乳局部轻微胀痛,无规律性,与月经无关。 查:两侧乳腺对称,右侧稍大,乳晕、乳头及乳腺皮肤均未见明显异常。右乳可触及3×4cm大小,边界不清,活动可,与皮肤轻度粘连,质地较硬的结节状包块。同侧腋窝可触及2个2×2cm的淋巴结,活动度可,与周围无粘连。X线、红外线、B超等均提示囊性病变,针吸细胞学检查有少量的红、白细胞,未见细菌。其他组织及器官未见病变。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初步诊断:慢性乳腺炎(右侧),乳腺管囊性扩张症? 给予抗炎、理疗等治疗1月后好转不明显,在局麻下行肿块切除,流出干酪样稀薄脓血性液体。病理诊断为:乳腺结核(右侧)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乳腺结核是较少见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常以乳腺肿块及瘘管为主要表现。因此,常易误诊为乳腺癌、乳腺脓肿、乳腺良性肿瘤等,据统计误诊率高达50-80%。乳腺结核可分为结节型、融合型和硬化型,可以为全身结核灶传播,但多数为局部直接感染,尤其是哺乳期。 腹外疝 腹外疝诊治要点 1.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 2.疝形成的条件 3.手术治疗先纠正原因 4.嵌顿疝 5.股疝多发于中年妇女 6.特殊情况的处理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病例1、患者,45岁,农妇,右腹股沟发现肿物2月余,红肿热痛半月余。伴全身不适,发热,白细胞增多,恶心,不呕吐,尿便基本正常。曾在当地医院以腹股沟化脓性炎症并脓肿形成,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大量的脓液粪便流出而转院。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1.对病情了解不全面 2.病情的自身表现 3.未能将常见病分开 病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病例5、女性,30岁,已婚。以“股疝2年”入院。既往无明显的发热、咳嗽、胸痛史,当半年来感疲乏无力,月经不调,食欲不振,二便正常,右腿行动不便,不敢伸直,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