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科学ppt_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课件.ppt

耳科学ppt_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科学ppt_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课件

耳科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杨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新华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 颞骨(temporal bone)位于颅骨二侧,与顶骨、蝶骨、枕骨相接,由鳞部、鼓部 、乳突部和岩部组成 外耳的解剖 耳廓 耳前切迹-可作切口 耳廓前皮肤与软骨粘连紧 血肿难吸收 易冻 外耳的解剖 外耳的解剖 外耳道 2.5-3.5厘米 外1/3:软骨 内2/3:骨 两个狭窄:骨与软骨交界处,骨部距鼓环0.5cm处(外耳道峡) 检查:成人后上提,婴幼儿向下拉 中耳的解剖 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 中耳的解剖-鼓室 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为界: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 鼓室6个壁:内、外、前、后、顶、底 中耳的解剖-鼓室 中耳的解剖-鼓膜(外壁) 鼓膜 半透明膜,约1cm2,1mm 上为松弛部,下为紧张部 三层结构:上皮层,纤维层,粘膜层 中耳的解剖-外壁 中耳的解剖-内壁 即内耳的外壁 中央-鼓岬 后上方-前庭窗(卵圆窗)-前庭 后下方-蜗窗(圆窗)-鼓阶 前庭窗上方-面神经管水平部 面神经管上后方-外半规管凸 前庭窗前方-匙突 中耳的解剖-前壁 即颈动脉壁 下部与颈动脉相隔 上部两口:鼓膜张肌半管开口(上) 咽鼓管半管鼓室口(下) 中耳的解剖-后壁 后壁上部小孔-鼓窦入口 砧骨窝-面神经管水平段垂直段交界处后方 前庭窗高度-锥隆起 面神经隐窝-后鼓室径路 中耳的解剖-上壁 即鼓室盖 与颅中窝大脑颞叶分隔 婴幼儿的岩鳞裂未闭合-中耳感染进入颅内的途径之一 中耳的解剖-下壁 即颈静脉壁 与颈静脉球分隔 有缺损-蓝鼓膜 中耳的解剖-鼓室内容物 听骨(人体最小的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 听骨韧带:锤骨的韧带,砧骨的韧带和镫骨的韧带 鼓室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 鼓索神经 中耳的解剖-听骨链 中耳的解剖-咽鼓管 鼓室与鼻咽的通道,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骨部与软骨部交界为峡部。 在肌肉收缩作用下咽口开放,以调节鼓室气压。 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管腔短,内径宽 ,咽部感染易传入鼓室。 中耳的解剖-鼓窦与乳突 鼓窦:上鼓室与乳突间的通道,鼓室后上的含气腔。 乳突: 颞骨内的气房,分为四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 中耳的解剖-颞骨CT扫描 内耳的解剖 内耳又名迷路,含有听觉与平衡觉感受装置 内耳又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 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膜迷路内有内淋巴 内耳的解剖-骨迷路 致密骨质 前庭、半规管、耳蜗 内耳的解剖-前庭 耳蜗和半规管之间,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 球囊隐窝,椭圆囊隐窝 外壁:前庭窗镫骨底板封闭 内耳的解剖-骨半规管 3个弯曲的骨管,互相成直角,称为外、上、后半规管。上半规管与后半规管合成一总脚,外半规管为单角,3个半规管共有5个孔进入前庭。 两侧外半规管同一水平,头前倾30度与地面平行,两侧上半规管平面向后延长互相垂直,两侧后半规管平面向前延长互相垂直。 内耳的解剖-膜迷路 由膜管和膜囊组成,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各部互相连通。 内耳的解剖-膜迷路 椭圆囊 前庭后上方椭圆囊隐窝中,囊壁有椭圆囊斑,感受平衡觉,后壁有5孔与3 个半规管连通。前壁有椭圆球囊与内淋巴管,后者经前庭小管止于岩部后硬脑膜内的内淋巴囊。 内耳的解剖-膜迷路 球囊 前庭前下方的球囊隐窝内,内前壁有球囊斑,感受平衡觉,后下接内淋巴管及椭圆球囊管。球囊下端经连合管与蜗管相通。 内耳的解剖-膜迷路 膜半规管 附于骨半规管的外侧壁,借5孔与椭圆囊相通。 内耳的解剖-膜迷路 膜蜗管 位于骨螺旋板与骨蜗管外壁之间,亦在前庭阶与骨阶之间,内含内淋巴。 基底膜:起自骨螺旋板游离缘。其上的螺旋器(Corti器)是由内、外细胞等组成的听觉感受器。 耳的生理学 听觉 平衡觉 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空气传导: 声波—耳廓—外耳道—听小骨—前庭窗—外、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各级神经核团—听觉中枢 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骨传导 声波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相应振动,并激动耳蜗螺旋器产生听觉。 1、移动式骨导 2、压缩式骨导 外耳的生理 集声作用 辨别方向 共振作用 保护作用 声波增压 中耳的生理 变压增益 传声变压结构:鼓膜与听骨链 中耳的生理-鼓膜的生理功能 有效振动面积: 55 mm2 ,解剖面积的2/3。 镫骨底板面积3.2 mm2 ,17倍 中耳的生理-听骨链的生理功能 锤骨柄与砧骨长脚为杠杆的两臂,长度之比为1.3:1可使声压传到前庭窗时增加1.3 倍,故声波达到镫骨底板时可提高1.3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