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新闻娱乐化“异化”症候
浅析新闻娱乐化“异化”症候
【摘 要】新闻娱乐化让人们乐于接受轻松的浅层娱乐,放弃了理性的思考和对深度问题的追问,但是人们自身却意识不到这种异化状况。媒介一方面“异化”着公众,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经历着“自我异化”。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 异化 精神荒漠化
如今,大众媒介在社会中规模庞大、影响深远。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通过各种方式已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新媒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日渐兴盛,互联网、手机报、博客、微博等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媒介社会已然到来。一组早前的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到2005年12月,全国共有报纸1930种,期刊9485种。共有电视台302家、广播电视台1932家、教育电视台50家;共开办电视频道1279套;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1944家,其中混含所有制有限公司1200余家。
电视、广播、杂志等大众媒介源源不断向社会发布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通过并逐渐依赖媒介获取各类信息,据此了解周围环境和世界变化。在这个媒介传播与受众接收的过程中,大众媒介逐渐营造出一种“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提供的真实与“客观环境”的真实并不一样,然而,“媒介真实”却正在一步步代替“社会真实”。人们越来越生活在媒介营造的环境中,以媒介所报之喜为喜,以媒介所报之忧为忧;而逐渐懒于甚至丧失对于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的思考和批判。
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似乎是“水到渠成”,存在一些必然因素。有什么样的媒体,就有什么样的受众;反过来这样的受众也会塑造这样的媒体,互相影响,潜移默化,彼此塑造。“功能失调”的媒体让大众沉迷于轻松的浅层娱乐,却放弃了理性的思考和对本质问题的追问。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引诱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得到一种虚假满足。但是人们却意识不到自身的这种异化状况。大众媒介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着自我异化,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地异化着公众。以电视娱乐为例,它的异化使得大批边缘群体的价值和存在被忽视。而且,电视还异化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人与人??交往被物与物的交往取代。“人在私生活中是一个现实的人,但是却偏偏没有现实性。在公共生活中人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性,但是却失去了现实性”。①以无厘头电影和电视喜剧为例,其通常做法是有意拉开悲与欢、怒与笑、平常与非常等平常感受的距离,在这种怪诞而陌生的情境中,观众的笑容被引发,最终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开始发生异化,我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的事物突然变得疏远和陌生。生活在媒体“拟态环境”的当代人远离“客观真实”的生活,其结果是失去了批判精神与超越维度。
一、“麻醉”的蔓延
盖·德堡认为:“当真实世界化为简单视像时,后者就成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其催眠和麻痹的作用十分有效。奇观成为一种趋势,使人们通过各种特定的中介物认识世界。”②对于娱乐奇观具有的麻痹功效,贝尔纳·瓦耶纳深表忧虑:“麻醉剂适量可以起好的作用,用量不当就成了可怕的东西。新闻的作用——几乎大家一致公认——不是引人避世,而是让人觉醒。现在恰恰是本末倒置……”③
具体而言,当人们过度沉湎于媒介娱乐狂欢时,就会被“主流化”,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会越来越多的反映从媒介中获得的内容而非自身的情况;而媒介的内容更多的是一些充满了感官刺激、简单、肤浅和所谓流行、时髦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经不住深究,深究就会索然无味。然而公众却乐此不疲,在铺天盖地的娱乐中,寻找着快乐,打发着无聊,消耗着生命。本来目的是放松身心以更好地工作,最后却越来越羡慕那些奢侈时髦的生活而厌倦个人奋斗;自身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生活产生巨大反差,这反差被大众媒介日以夜继的提醒、凸显、放大,使个人变得浮躁、消沉、痛苦。这时的受众变得盲目简单,空虚无聊,一个幽默风趣的新闻或表述就能够使他们开心。这时,大众媒介的娱乐化无疑成为一根救命稻草,公众死死抓住;而实际上,吸入体内的却是鸦片,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却让人欲罢不能。
最终,个体开始不知不觉地缩减、恐惧、厌恶社会行动,仅仅满足于被动的参与,公众对其态度也逐渐变得冷漠和麻木,而且越来越被这种表面性参与所掩盖。这亦即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按摩”。“这种按摩既不能增强体质也不能祛除人的疾病,且要命的是,它以富有欺骗性的轻松愉快来阻止人们增强体质和祛除疾病的意向和行为。”④
二、精神“荒漠化”
虽然现在大众媒介已经开始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它奴役和愚化人性的趋势却变得更加厉害了。早期阶段的大众媒介还提供了一种逃避日常生活压迫的可能性,还为创造力和想象预留了一些自由游戏的空间,而现在的大众媒介已完全让想象失去了自由”。⑤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几乎完全由信息、娱乐和消费构成。某种意义上,物质的消费转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鲁班奖)网架专家论证汇报资料.ppt VIP
- 行业资料 -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pdf VIP
- Q960E高强度调质钢焊接工艺研究.pdf VIP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VIP
- ISO15378-2017药包材对ISO9001的应用.pptx VIP
- 13.1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25)数学八年级上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级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pdf VIP
- 第十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