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民族认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英语学习者民族认同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民族认同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认同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济南市两所高校12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和15位英语教师所展开的问卷调查研究,揭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民族认同程度相对较高,并没有受到英语学习中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同时提出在中国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应结合教授内容适当增加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的传播,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民族认同;爱国主义   引言   在社会科学中,民族和民族认同是十分复杂而富有争论的概念,民族认同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世界的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势必对民族认同有所影响。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有超过4亿的公民学习过英语。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国家文化的传入,很明显的???子是如今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这些原属于西方的节日在中国的欢迎程度赶超西方国家。此外,目前中国的幼儿园便开始学习英语,英语的学习应经达到了“从娃娃抓起”的程度。   在如此社会背景下,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的波及,其民族认同是否也受到了影响,这个话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文献回顾   1.1 民族认同的定义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卡拉(J.Carla)和雷格奈德(J.Reginald)把民族认同界定为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并认为群体的认同包括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族群与族群认同的研究论文很多。国内学者在借用“族群”概念的同时,也试图对其重新定义和解释,以适应中国的国情王希恩把民族认同界定为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庄锡昌进一步划分了民族认同的类型,认为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对某一主权民族国家的认同,即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一国内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即族群认同。王亚鹏在卡拉所提民族认同定义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认为群体态度是民族认同要素中最为关键的,而群体认同的态度表现在民族认同上有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之分。前者是指成员以身为本民族的一员感到自豪,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充满了优越感,行为上努力维护本民族的利益。积极的民族认同不仅使民族成员具有强烈的内聚性,同时也会对外群体成员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和抗拒性,这种认同模式在强势民族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相反,具有消极民族认同的成员以一种悲观甚至是自卑的心态看待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以自己隶属本民族的一员感到耻辱,因而产生了一种认同的污名感(stigma)。这种消极的民族认同运作的结果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部分民族成员不愿意暴露其民族身份。   国外对族群认同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以后,学者们多把目光集中在认同模式的划分及族群关系上。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是针对美国有色人种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中获得积极的民族认同,从而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而进行的。最初,研究者往往只对少数族群,且多以美国黑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移民、难民、留学生和其他弱势群体的认同研究情有独钟,其研究领域主要包含对少数民族族群的自我认同及跨文化族群认同研究。伴随着对弱势族群认同研究的热潮,西方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族群认同研究的模式来解释特定族群的认同发展状态。菲尼(J.Phinnery)发展了埃里克森的认同发展理论,提出个体的族群认同主要经历了弥散性阶段、排斥性阶段、延迟阶段和整合阶段。70年代格罗斯(Feliks Gross)提出了一个黑人族群认同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即前遭遇阶段、遭遇阶段、浸入和浮现阶段、内化阶段、承诺与信仰阶段.这一模型勾画出了黑人青少年认同发展的方向最初表现出对白人的过分认同,贬低自己的文化,而这种认同是极不健康的,直至发展到认同于自己的黑人群体,走向健康的认同。1996年赫尔姆斯(J.E.Helms)提出了白人民族认同发展模型后,又于同年提出了更具有包容性的适合于所有有色人种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这一认同发展模式的发展过程由以下发展的因素组成,分别是一致性(Conformity)、不协调(Dissonance)、浸入-浮现(Immersion-E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